父母之邦
拼音
fù mǔ zhī b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mǔ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bā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基础解释
指祖国。详细解释
- 【解释】:指祖国。
- 【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祖国
按字解释
父:父亲。
母:母亲。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邦:国家。
词典解释
父母之邦-中华成语大词典父母之邦
【拼音】:fù mǔ zhī bāng
解释
邦:国家。指祖国。
出处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示例
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矣。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近义词
父母之国、父母国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祖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父母之邦㊣ㄈㄨˋ ㄇㄨˇ ㄓ ㄅㄤfù mǔ zhī bāng釋義祖國,己身所屬之國。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捨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6916父母之邦備註頻6書實用成語辭典(1)(2)(1)、中國成語大辭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35514
出处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引证
唐-韩愈--《后二九日复上宰相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现代-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都是中国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尽忠,应该为祖国、为父母之邦尽忠。
近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
明-凌濛初-卷三三-《二刻拍案惊奇》:不则数日,来到苏州码头上,湾船在姑苏馆驿河下。苏州是他父母之邦,他有心要上岸观看风俗,比旧同异如何。
近现代-郭沫若-四幕-《屈原》:你连你自己的父母之邦都要出卖,你何所爱于我们楚国?
故事
唐-韩愈--《后二九日复上宰相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现代-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都是中国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尽忠,应该为祖国、为父母之邦尽忠。
近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
明-凌濛初-卷三三-《二刻拍案惊奇》:不则数日,来到苏州码头上,湾船在姑苏馆驿河下。苏州是他父母之邦,他有心要上岸观看风俗,比旧同异如何。
近现代-郭沫若-四幕-《屈原》:你连你自己的父母之邦都要出卖,你何所爱于我们楚国?
造句
接龙
邦以民为本 本末倒置 置之死地而后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fù mǔ zhī bāng
1、[父母之国]fù mǔ zhī guó
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2、[父母国]fù mǔ guó
犹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