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尽言
拼音
shū bù jìn y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详细解释
- 【解释】: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出自】:《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示例】:~,死待来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结尾用语
按字解释
书:书信,信。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尽言:竭尽其言。
词典解释
书不尽言-中华成语大词典书不尽言
【拼音】:shū bù jìn yán
解释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出处
《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
~,死待来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近义词
书不尽意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结尾用语
英文
there is more what I want to say but cannot
法文
je ne puis exprimer par écrit tout ce que j'aurais à dire
同:書不盡言
出处
《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引证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二六回-《三国演义》:公视之,乃玄德书也。其略云:“……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唐-张仲宣--《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广论之则耀灵不驻,略谈之又书不尽言。
清-无名氏-第四八回-《说唐》:请先生通权达变,速取刘武周首级,以作归唐计,不失公侯之位。书不尽言。
故事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二六回-《三国演义》:公视之,乃玄德书也。其略云:“……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唐-张仲宣--《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广论之则耀灵不驻,略谈之又书不尽言。
清-无名氏-第四八回-《说唐》:请先生通权达变,速取刘武周首级,以作归唐计,不失公侯之位。书不尽言。
造句
shū bù jìn yán
1、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2、当我写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封信写完了。
3、书不尽言,就此搁笔,望贤弟保重。
4、书不尽言,切盼来朝,专此敬候,勿负朕心!
5、书不尽言,望君等依约起事,倘事有成,封荫显祖固不待言,汉统得续,皆君等之力也。
6、渴仰之思,如婴望哺,书不尽言,伏待来命。
7、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8、书不尽言,下次再给父亲您书信。
9、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下次再聊吧。
10、这篇文章虽然说理透彻,重点突出,但书不尽言,还需要修改。
11、忽尔见得此老农悠闲之景况,不觉触动老夫胸间,感念万千,略陈数语,书不尽言。
接龙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shū bù jìn yán
1、[书不尽意]shū bù jìn yì
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