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
拼音
yì fèn tián yī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fèn的字 拼音为tián的字 拼音为yī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fen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基础解释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详细解释
- 【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 【示例】: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恨之切骨。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填膺:充塞于胸膛。
词典解释
义愤填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义愤填膺yìfèn-tiányīnɡ
胸中充满义愤。
同:義憤填膺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引证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余时义愤填膺,作檄讨罪。
清-曾朴-第一七回-《孽海花》:鲁翠更觉得义愤填膺,长悲缠骨,连哭带咽,演说了一番。
近现代-冯玉祥-第一五章-《我的生活》:可是太炎先生仍然义愤填膺,骂不绝口。
现当代-成仿吾-二-《长征回忆录》:特别是红军战士,亲自见到或听到反动派的种种暴行,莫不义愤填膺,激起更强烈的革命斗志。
现代-巴金-二三-《春》:她走近他们身边义愤填膺地说:“这太不成话了!……五弟不晓得逃到哪儿去了?应当抓住他好好地打一顿!”
现代-姚雪垠-第一卷第二章-《李自成》: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
故事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余时义愤填膺,作檄讨罪。
清-曾朴-第一七回-《孽海花》:鲁翠更觉得义愤填膺,长悲缠骨,连哭带咽,演说了一番。
近现代-冯玉祥-第一五章-《我的生活》:可是太炎先生仍然义愤填膺,骂不绝口。
现当代-成仿吾-二-《长征回忆录》:特别是红军战士,亲自见到或听到反动派的种种暴行,莫不义愤填膺,激起更强烈的革命斗志。
现代-巴金-二三-《春》:她走近他们身边义愤填膺地说:“这太不成话了!……五弟不晓得逃到哪儿去了?应当抓住他好好地打一顿!”
现代-姚雪垠-第一卷第二章-《李自成》: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
造句
yì fèn tián yīng
1、听了乡亲们的控诉,战士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为乡亲们报仇。
2、听了居民的控诉,战士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为乡亲们报仇。
接龙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yì fèn tián yīng
1、[恼羞成怒]nǎo xiū chéng nù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2、[愤愤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3、[天怒人怨]tiān nù rén yuàn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4、[忿忿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同“愤愤不平”。
5、[拍案而起]pāi àn ér qǐ
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
6、[满腔怒火]mǎn qiāng nù huǒ
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7、[群情激昂]qún qíng jī áng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8、[目眦尽裂]mù zì jìn liè
目眦: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9、[悲愤填膺]bēi fèn tián yīng
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10、[怒气填胸]nù qì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11、[义形于色]yì xíng yú sè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12、[满腔义愤]mǎn qiāng yì fèn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那些人满腔义愤,来势汹汹,一进门就捣毁了家具和窗户,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愤怒 同义词:义愤填膺。
反义词
yì fèn tián yīng
1、[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2、[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