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屠门而大嚼
拼音
guò tú mén ér dà ju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ò的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mén的字 拼音为ér的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men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基础解释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详细解释
- 【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 【出自】: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 【示例】: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
◎茅盾《过年》 -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过:经过。
屠门:卖肉的铺子。
而:连词。
大嚼:大口咬嚼。
词典解释
过屠门而大嚼-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過屠門而大嚼
过屠门而大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过屠门而大嚼ɡuò túmén ér dà jué
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屠门:肉铺)。
出处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引证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现代-瞿秋白--《乱弹·吉诃德的时代》:我们可以想得到:是有那种“过屠门而大嚼”的人!
宋-李新--《上皇帝万言书》:殊未免过屠门而大嚼,立仗马者不嘶,尚可希片言之助以宠进君子沮排小人也哉!
明-曹学佺--《剑宋序》:今词章家说剑,如隔河而望牛女焉,过屠门而大嚼耳。
现代-鲁迅--《二心集·译者附记》:古洋侠客往矣,只好佩服扮洋侠客的洋戏子,算是“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亦且快意”。
现代-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这种设计恐终于只是“过屠门而大嚼”而已。
故事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现代-瞿秋白--《乱弹·吉诃德的时代》:我们可以想得到:是有那种“过屠门而大嚼”的人!
宋-李新--《上皇帝万言书》:殊未免过屠门而大嚼,立仗马者不嘶,尚可希片言之助以宠进君子沮排小人也哉!
明-曹学佺--《剑宋序》:今词章家说剑,如隔河而望牛女焉,过屠门而大嚼耳。
现代-鲁迅--《二心集·译者附记》:古洋侠客往矣,只好佩服扮洋侠客的洋戏子,算是“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亦且快意”。
现代-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这种设计恐终于只是“过屠门而大嚼”而已。
造句
guò tú mén ér dà jué
1、有些人一坐下来总爱谈吃喝,这也可能是过屠门而大嚼一类的人吧。
2、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过屠门而大嚼”。
接龙
嚼穿龈血 血肉横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guò tú mén ér dà jué
1、[过屠大嚼]guò tú dà jué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