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guò

笔顺


“寸”横画宜短,竖钩要正,点画位置恰当。“辶”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曲弯自然,捺画舒展,稍平。

同音字

拼音为guò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基础解释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日子越来越好~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3.使经过。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5.超过。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结构的。7.探望;拜访。8.去世。9.过失。10.传染。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他回~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3.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4.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5.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6.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又如:过度

  7.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8.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9. 〈方〉∶ 传染 。

    如:过病(传染疾病)

  10.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1.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12.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13. 交谈 。

    如:过谈(往访交谈)

  1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15. 失去 。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1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17.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18.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19.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20. 帮助咽下;和着吃 。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21. 冲刷;漂洗 。

    如:过水(用水漂洗)

  22. [语助]

  23.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

    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

    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25.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2. 〈方〉∶缘故 。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3.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

  1. 遍,次 。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1. 过 [Guō]2. 过 [guò]

过 [Guō]

〈名〉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过 [guò]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3.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4.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5.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6.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又如:过度

  7.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8.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9. 〈方〉∶ 传染 。

    如:过病(传染疾病)

  10.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1.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12.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13. 交谈 。

    如:过谈(往访交谈)

  1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15. 失去 。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1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17.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18.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19.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20. 帮助咽下;和着吃 。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21. 冲刷;漂洗 。

    如:过水(用水漂洗)

  22. [语助]

  23.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

    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

    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25.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2. 〈方〉∶缘故 。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3.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

  1. 遍,次 。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1. 过 [Guō]2. 过 [guò]

过 [Guō]

〈名〉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过 [guò]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3.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4.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5.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6.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又如:过度

  7.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8.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9. 〈方〉∶ 传染 。

    如:过病(传染疾病)

  10.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1.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12.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13. 交谈 。

    如:过谈(往访交谈)

  1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15. 失去 。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1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17.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18.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19.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20. 帮助咽下;和着吃 。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21. 冲刷;漂洗 。

    如:过水(用水漂洗)

  22. [语助]

  23.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

    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

    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25.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2. 〈方〉∶缘故 。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3.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

  1. 遍,次 。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过-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过-诗词曲语辞辞典

过动词,送、给、交付等义。
▶杜甫《夏日李公见访》诗:“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此犹云隔墙送酒。
▶孟郊《自惜》诗:“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
▶李山甫《柳》诗:“寻常送别无余事,争忍攀将过与人。”
▶牛娇《玉楼春》词:“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三例中凡言“过与”,均犹言“送与”“给与”。
▶敦煌词《抛球乐》:“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
▶又《鱼歌子》词:“五陵儿恋娇态女,莫阻来情从过与。”
▶张文成《游仙窟》词:“今朝若其不得,剩命过与黄泉。”以上则为交付义。
▶陈师道《临江仙》词《送叠罗菊与赵使君》:“过与后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
▶又《卜算子》词:“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
▶吕渭老《点绛唇》词:“过愁传怨,只许灯光见,张小山小令《折桂令》:“可喜娘春纤过茶。”
▶《元曲选外编》《调风月》剧二:“明日索一般供与他衣袂穿,一般过与他茶饭吃。”
▶又《拜月亭》剧二:“则我独自一个婆娘,与他无明夜过药煎汤。”用法均与上引杜诗相同。
▶《降桑椹》剧一:“我路见不平,将那年少的拉将过来,三拳两脚,过打死了。”此犹云“给打死了”。“过”有送义,“度”亦有送义,故二者可叠用为同义复词。
▶《任风子》剧三:“兄弟,咱宰一个牲口儿,与他个快性者;要往人口里过度的茶饭,打当的干净!”过”表示“送”“给”等义,在现代广东话里还可得到证明。鲁迅先生的《略谈香港》一文曾引用当时《循环日报》上巷督金文泰的一篇演说词,其中有几句是:“个份杂志,书面题辞,有四句集文选句,十分动人嘅。我愿借嚟贡献过各位。”演说系用广东话,鲁迅先生特地加注道:“概.=的。咚=来。过=给。”由此或可推见“给”与“过”只是方音的歧异,实际是一个词。另《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四篇“过与”条亦收有此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ò

1、[过来]guò lái

1.从另一个地点向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来:车来了,赶快~吧!。那边有只小船~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时间、能力、数量充分(多跟“得”或“不”连用):活儿不多,我一个人干得~。这几天我忙不~。 3.用在动词后,表示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捷报从四面八方飞~。敌人几次三番想冲过桥来,都叫我们给打退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正面对着自己:他转过脸来,我才认出是位老同学。 5.用在动词后,表示回到原来的、正常的状态:醒~了。觉悟~了。他真固执,简直劝不~。爬到山顶,大家都累得喘不过气来。

2、[过去]guò qù

1.时间词。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你在这里等着,我~看看。门口刚~一辆汽车。 3.婉辞,死亡(后面要加“了”):他祖父昨天夜里~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自己所在的地方:我对准了球门一脚把球踢~。老乡又送~几床被子给战士们盖。 5.用在动词后,表示反面对着自己:我把信封翻~,细看邮戳上的日子。 6.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病人晕~了。 7.用在动词后,表示通过:蒙混不~了。 8.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过(多跟“得”或“不”连用):鸡蛋还能硬得过石头去?。天气再热,也热不过乡亲们的心去。

3、[过时]guò shí

1.过了规定的时间:~不候。 2.过去流行现在已经不流行;陈旧不合时宜:他戴着一顶~的毡帽。

4、[过目不忘]guò mù bù wàng

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5、[过节]guò jié

1.在节日进行庆祝等活动。

6、[路过]lù guò

途中经过(某地):从北京到上海,~济南。

7、[不过]bù guò

1.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再好~。最快~。乖巧~的孩子。 2.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当年她参军的时候~十七岁。他~念错一个字罢了。 3.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胃口不大好。

8、[经过]jīng guò

1.经历的过程。 2.从某处过。

9、[通过]tōng guò

1.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穿过:电流~导线。队伍~了沙漠。路太窄,汽车不能~。 2.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决议。该提案以四分之三的多数票获得~。 3.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老艺人收集民间故事。~座谈会征询意见。 4.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组织。~领导。这问题要~群众,才能做出决定。

10、[过程]guò chéng

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认识~。生产~。到了新地方要有一个适应的~。

11、[超过]chāo guò

1.由某物的后面赶到它的前面:他的车从左边~了前面的卡车。 2.高出…之上:队员平均年龄~23岁。各车间产量都~原定计划。

12、[错过]cuò guò

失去(时机、对象):不要~农时。~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13、[过多]guò duō

过分或过量。

14、[过度]guò dù

超过适当的限度:~疲劳。~兴奋。悲伤~。

15、[过于]guò yú

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太:~劳累。~迁就。~乐观。

16、[过剩]guò shèng

1.数量远远超过限度,剩余过多:精力~。 2.供给远远超过需要或市场购买力:营养~。生产~。

17、[过敏]guò mǐn

1.人接触致敏物质引起变态反应的现象。如食物过敏(鱼、虾等)、药物过敏(青霉素等)、植物过敏(花粉)等。可引起哮喘、鼻炎、水肿、荨麻疹等,甚至休克、死亡。动物也有类似反应。 2.指人对某些事情过于敏感,警惕性过高。

18、[过后]guò hòu

1.往后:这件事暂且这么决定,有什么问题,~再说。 2.后来:我先去通知了他,~才来通知你的。

19、[见过]jiàn guò

谦辞。犹来访。

20、[度过]dù guò

1.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 2.生活了一段时间。

21、[过滤]guò lǜ

将固体物质与液体或气体的混合物,通过滤纸、滤布、泡沫塑料等多孔物质(过滤介质),把固体物质截留,而使液体、气体通过,用以分离混合物的过程。

22、[过分]guò fèn

(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谦虚,就显得虚伪了。这幅画虽然画得不够好,但你把它说得一文不值,也未免~了。

23、[过渡]guò dù

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时期。~地带。

24、[透过]tòu guò

通过。

25、[过往]guò wǎng

1.来去:~客商。今天赶集,路上~的人很多。 2.来往;交往:他们俩是老同学,~甚密。 3.过去(guòqù);以往:~的时光。

26、[穿过]chuān guò

从一个地方经过另一个地方到达第三个地方。

27、[难过]nán guò

1.不容易过活:那时家里人口多,收入少,日子真~。 2.难受:肚子里~得很。他听到老师逝世的消息,心里非常~。

28、[过量]guò liàng

超过限量:饮酒~。~施肥对作物生长不利。

29、[过期]guò qī

超过期限:当月有效,~作废。

30、[过年]guò nián

1.在新年或春节期间进行庆祝等活动。 2.指过了新年或过了春节:这事不急,等过了年再说。 3.时间词。明年:这孩子~该上学了。

31、[放过]fàng guò

犹放弃。

32、[过户]guò hù

房产、车辆、记名有价证券等在买卖、继承或赠与时,依照法定手续更换所有者姓名:房子已经过完了户。

33、[过早]guò zǎo

1.超前、提前。 2.在适当的、正常的或规定的时间以前发生或完成。

34、[过关]guò guān

通过关口,多比喻经审核,达到要求而获得通过或认可:过技术关。蒙混~。产品质量不达标就过不了关。

35、[过瘾]guò yǐn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这段唱腔优美,听起来真~。

36、[过硬]guò yìng

禁受得起严格的考验或检验:过得硬。技术~。~本领。

37、[过长]guò cháng

过分拖延或冗长。

38、[过错]guò cuò

过失;错误

39、[受过]shòu guò

承担过失的责任(多指不应承担的):代人~。

40、[过热]guò rè

比喻事物发展的势头猛,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经济发展~。

guo

1、[罪过]zuì guo

1.过失:他有什么~,你这样训斥他? 2.谦辞,表示不敢当:为我的事让您老特地跑一趟,真是~。

2、[过白]guo bái

定义: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坐于后进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到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条发白的天光,此做法称之为“过白”。在建筑物之间,在门与景物之间,靠着巧妙的距离选择,使得门框、门洞如同在对近景或远景进行了剪裁、镶框处理。

3、[过阜]guo fù

迁移到外地(更多指女性出嫁到国外)。

4、[过库节]guo kù jié

过库节即六月节,一些地方也叫火把节,是傣族节日中较为热闹的节日之一。

5、[过充满]guo chōng mǎn

过充满轧制时轧件的宽度超出儿 型槽口宽度的现象。

6、[张力过高]zhāng lì guo gāo

zhan li guo gao,肌张力是否过高,是没有客观仪器可以测量的,完全凭借医生的手感和经验,有时宝宝不配合就可能会错判为肌张力高的表现,比如检查的时候,宝宝不愿意,腿绷得直直的。

7、[单杆过百]dān gǎn guo bǎi

单杆过百就是说一杆内连续得了超过100分,并没有要求是第一杆,任一杆只要一杆超过一百分都是单杆过百。

8、[不曾序过]bu ceng xu guo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9、[过快上涨]guo kuài shàng zhǎng

百科名片过快上涨是不可以的。

10、[过坝设施]guo bà shè shī

在水利枢纽中,为船只、木材、鱼类过坝而建的设施的总称。按过坝的目的分为三类:即过船设施、过木设施和过鱼设施。实用中有两种设施合一的。

11、[弹指而过]tán zhǐ ér guo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2、[意望已过]yi wang yi guo

已经超出了原先的愿望。

guō

1、[过家家]guō jiā jiā

一种模仿家庭生活的儿童游戏。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在这位贫农的女儿还梳着一根朝天椎小辫和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的小手一牵就进了城,从此她改了名换了姓,成了一个办洋务的阔人家的丫头了。”郑万隆《年轻的朋友》七:“他们从小住在一个院里,是‘过家家’的朋友。”

2、[过家家儿]guō jiā jiā ér

1.儿童模仿家庭生活的游戏。 2.也叫过家景。

近义词

反义词

guò

1、[]gōng

1.功劳(跟“过”相对):立~。记一大~。 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相关字词

过的反义词 过的近义词 过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过能组什么词
  • 过能组什么词语
  • 过可以组什么词
  • 过可以组什么词语
  • 过字可以组什么词
  • 过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过字能组什么词
  • 过字能组什么词语
  • 过字开头的成语
  • 过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