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拼音
zūn wáng rǎng y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ūn的字 拼音为wáng的字 拼音为rǎng的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zun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 拼音为ra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尊:敬重。
王:王室。
攘:排斥。
夷: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
词典解释
尊王攘夷-中華語文大辭典尊王攘夷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ˊ 丨ˊzūnwánɡ ránɡyí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丨ˊzūnwánɡ rǎnɡyí尊崇王室,排拒夷狄。春秋時期,華夏民族居住於中原地區,稱周邊其他異族稱為「夷狄」。當時,周天子在名義上雖為諸侯的共主,但地位已日漸衰微。當華夏諸侯受到戎狄侵凌之際,齊、晉等國乃藉「尊王室、攘夷狄」為號召,挾天子而令諸侯,成為霸主,領導諸侯,共同抗拒。漢代以後,每當受到異族侵略,執政者就以此為口號,號召臣民團結抵禦。
尊王攘夷-中华成语大词典尊王攘夷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解释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引证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明-倪元璐--《吴来之进士近艺序》:出而为其尊王攘夷,入而为其山高乘马,则是二子亦非至专狡狯秘戏营不急也。
现当代-姚雪垠-二卷三二章-《李自成》:至于东虏为患,臣平日既忧且愤,独恨杨嗣昌只知与东虏暗中议款,全忘《公羊》“尊王攘夷”之教。
故事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明-倪元璐--《吴来之进士近艺序》:出而为其尊王攘夷,入而为其山高乘马,则是二子亦非至专狡狯秘戏营不急也。
现当代-姚雪垠-二卷三二章-《李自成》:至于东虏为患,臣平日既忧且愤,独恨杨嗣昌只知与东虏暗中议款,全忘《公羊》“尊王攘夷”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