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举能
拼音
xuǎn xián jǔ né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uǎn的字 拼音为xián的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néng的字 拼音为xuan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neng的字基础解释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详细解释
- 【解释】: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 【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 【示例】:他主张德政,主张~,主张大一统。
◎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
按字解释
选贤:选用贤能的人。
举:推选;选举。
能:能力;才干。
词典解释
选贤举能-中华成语大词典选贤举能
【拼音】:xuǎn xián jǔ néng
解释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示例
他主张德政,主张~,主张大一统。 ★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
近义词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量才录用
反义词
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选贤举能见“选贤与能”。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引证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宋-苏辙--《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苟明公见宽,谅其不逮,特赐敷奏,使辙得外任一官,苟免罪戾,而明公选贤举能以备僚佐,两获所欲,幸孰厚焉?
现代-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故事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宋-苏辙--《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苟明公见宽,谅其不逮,特赐敷奏,使辙得外任一官,苟免罪戾,而明公选贤举能以备僚佐,两获所欲,幸孰厚焉?
现代-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造句
xuǎn xián jǔ néng
1、不拘一格选贤举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生机。
2、李世民是一个选贤举能的好皇帝。
接龙
能不称官 官官相护 护国佑民 民不聊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xuǎn xián jǔ néng
1、[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èn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2、[任人唯贤]rèn rén wéi xián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3、[选贤与能]xuǎn xián jǔ néng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4、[量才录用]liàng cái lù yòng
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反义词
xuǎn xián jǔ néng
1、[拉帮结派]lā bāng jié pài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2、[任人唯亲]rèn rén wéi qīn
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3、[结党营私]jié dǎng yíng sī
党:集团;营:谋求。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