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得利
拼音
yú wēng dé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wēng的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weng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详细解释
- 【解释】: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按字解释
渔翁:老渔人。
得:得到。
利:好处,跟“害”“弊”相对。
词典解释
渔翁得利-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漁翁得利
渔翁得利-中华成语大词典渔翁得利
【拼音】:yú wēng dé lì
解释
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示例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
近义词
渔人得利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便宜
出处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引证
现代-郭沫若-第五幕-《屈原》: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
清-伤时子-十二出-《苍鹰击》:李和张同室戈操,却让渔翁得利骄,把明室江山送了。
故事
现代-郭沫若-第五幕-《屈原》: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
清-伤时子-十二出-《苍鹰击》:李和张同室戈操,却让渔翁得利骄,把明室江山送了。
造句
yú wēng dé lì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渔翁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接龙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yú wēng dé lì
1、[渔翁得利]yú wēng dé lì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2、[渔人得利]yú rén dé lì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反义词
yú wēng dé lì
1、[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2、[相辅相成]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