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之利
拼音
yú wēng zhī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wēng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we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犹言渔人之利。详细解释
- 【解释】:犹言渔人之利。
- 【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按字解释
渔翁:捕鱼的老人。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利:好处,与“害”“弊”相对。
词典解释
渔翁之利-中华成语大词典渔翁之利
【拼音】:yú wēng zhī lì
解释
犹言渔人之利。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示例
茅盾《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
近义词
渔人之利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意外收获
同:漁翁之利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引证
现代-茅盾-八-《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事
现代-茅盾-八-《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造句
yú wēng zhī lì
1、他准备隔岸观火,让双方恶斗下去,好坐收渔翁之利。
接龙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yú wēng zhī lì
1、[渔人之利]yú rén zhī lì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2、[田父之获]tián fù zhī huò
见“ 田父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