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颜厉色
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sè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e的字基础解释
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详细解释
- 【解释】: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 【出自】:《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 【示例】: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
◎《红楼梦》第十九回
按字解释
正:严正。
颜:脸色。
厉:严肃,严厉。
色:面部表情,气色。
词典解释
正颜厉色-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正顏厲色
正颜厉色-中华成语大词典正颜厉色
【拼音】:zhèng yán lì sè
解释
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示例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 ★《红楼梦》第十九回
近义词
正言厉色、声色俱厉、疾言厉色
反义词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语法
作谓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
look serious and severe
日文
顏容(がんよう)を正(ただ)す
法文
d'un air grave et sévère
出处
《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引证
明-李时勉--《冰雪轩赋》:若夫胁肩谄笑,比附沉湎,随波逐流,乐而忘返,孰与挺然如端人庄士,正颜厉色,可畏而不可犯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篇》: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清-李汝珍-九十八回-《镜花缘》:意欲上前同他谈谈,无奈这些妇女都是正颜厉色,那敢冒昧唐突?
现代-叶文玲--《藤椅》:当小学老师的李蕾,对孩子从不正颜厉色,可威望却总比当爸爸的高。
现代-古华-三章-《芙蓉镇》:王支书正要正颜厉色,把这出身虽好但思想不正的青皮后生狠狠教训一顿,却见大队秘书黎满庚进楼来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清-李伯元-二八-《官场现形记》:胖姑听了哈哈一笑,顿时又收住了笑,做出一副正言厉色的样子。
故事
明-李时勉--《冰雪轩赋》:若夫胁肩谄笑,比附沉湎,随波逐流,乐而忘返,孰与挺然如端人庄士,正颜厉色,可畏而不可犯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篇》: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清-李汝珍-九十八回-《镜花缘》:意欲上前同他谈谈,无奈这些妇女都是正颜厉色,那敢冒昧唐突?
现代-叶文玲--《藤椅》:当小学老师的李蕾,对孩子从不正颜厉色,可威望却总比当爸爸的高。
现代-古华-三章-《芙蓉镇》:王支书正要正颜厉色,把这出身虽好但思想不正的青皮后生狠狠教训一顿,却见大队秘书黎满庚进楼来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清-李伯元-二八-《官场现形记》:胖姑听了哈哈一笑,顿时又收住了笑,做出一副正言厉色的样子。
造句
zhèng yán lì sè
1、王老师正正颜厉色地宣布考试纪律。
2、他正颜厉色地拒绝了那个人的无理要求。
3、她那件正颜厉色的肩部衬了垫肩,使肩部看起来很平整。
4、爸爸正颜厉色地教训了我一顿。
5、这件做错了,老师正颜厉色地教训了我一顿。
接龙
色色俱全 全神贯注 注玄尚白 白发苍苍 苍蝇见血 血肉横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zhèng yán lì sè
1、[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2、[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3、[声色俱厉]shēng sè jù lì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4、[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5、[正言厉色]zhèng yán lì sè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反义词
zhèng yán lì sè
1、[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2、[打情骂俏]dǎ qíng mà qiào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3、[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