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èng

笔顺


上横短,底横长,三横均匀、平行。竖画正直,两竖间距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基础解释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4.正面。5.正直。6.正当。7.纯正。8.合乎法度;端正。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10.姓。

详细解释

〈形〉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 同本义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有绳不以正。——《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

    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泰山正南。——清· 姚鼐《登泰山记》

    正则无景。——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斫其正。

    又如: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正屋);正阳(日中之气);正锋(中锋);正院(正中的院子);正分(正半,恰好一半);正胁(三分牲牛之胁,中胁为正胁);正位(中正之位);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端庄的情态)

  3. 图形各边、角都相等 。

    如: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正方形;正多边形;正方体

  4. 正直,正派

    平心持正。——《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正人君子;忠正;廉正;正明公道(正大光明,不偏私);正明交易(正大光明的事);正士(正直之士);正人(正直的人;品行端正的上等人)

  5. 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古书之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正而不至焉。

    正赤如丹。(纯红得像朱砂。正:纯;丹:朱砂。)——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正一(纯真之一);正意(纯正的心志);正黑(纯黑色);正风(纯正的民歌;纯正的风气);正性(纯正的禀性);正味(纯正的滋味);正青(纯青)

  6. 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正职;正角;正团长;正房大院(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较大活动场所);正赋(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7. 正当;合适

    虽成败事异,而同居正号者,竝列于篇。——《后汉书·皇后纪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又如:正号(正当的名号);正条儿(比喻正经、非淫乱之事);正用情借(正为有正当用途托情借债)

  8. 有关正电,由正电组成,或带正电 。

    如:正电子;正离子

  9. 代数上为正号;大于零的 。

    如:正数;正号

  10. 正点 。

    如:十二点正;正午

  11. 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从搭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红楼梦》

    又如:这张纸正好都很光洁

〈动〉

  1. 通“整”( 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立必正方,不倾听。——《礼记·曲礼上》

    正尔容。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又如:正家(端正家风);正襟(端正衣襟);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2. 整治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又如:正世(整治世道);正域(整治封疆);正治(治理;整治)

  3. 纠正;改正,匡正

    以正晋国。——《国语·晋语》

    正法则,选贤良。——《荀子·王制》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传·隐公十一年》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正身以黜恶。——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正历(改订历法);正订(订正;改正著作中的谬误);正俗(匡正风俗);正曲(矫正枉曲);正主(匡正君主)

  4. 正法,治罪

    贼杀其亲,则正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5. 决定,考定

    以土圭正日景。——张昭远《旧唐书》

〈名〉

  1. 官长;君长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书·说命下》

    又如:正受(编制以内的官员);酒正(酒官之长)

  2. 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百岁之命,是其正也。——王充《论衡》

  3. 嫡长子,与“庶”相对 [wife's elder son]

    诸侯与正而不贤也。——《谷梁传》

  4. 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房玄龄《晋书》

    又如:正头娘子(正妻;大娘子);正头妻(正式的、合法的妻子);正夫人(嫡妻,正房夫人);正嫡(正室,嫡妻;又指正室之子)

  5. 道理,规律

    尽璇机之正。——《后汉书·张衡传》

  6. 通“政”。政治,政事

    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尚书大传·皋繇谟》

    古者文武为正均分。——《墨子·兼爱下》

    虽天子三公问正。——《荀子·大略》

  7. 通“证”。凭证,证据

    必有正焉。——《仪礼·士昏礼》

    指九天以为正兮。——《楚辞·离骚》

    指苍天以为正。——《楚辞·九章·惜诵》

〈副〉

  1. 正好,恰好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正称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怀);正没理处(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正未有艾(正无穷期);正如你所说的;大小正合适;正要(刚要;正预备)

  2. 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中儿正织鸡笼。——宋· 苏轼《浣溪沙》

    见王夫人正和 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红楼梦》

    又如:正然(正在);正下着雪

  3. 仅;只

    乃自吴寻二 陆, 平原不在,正见 清河。——《世说新语·自新门》

  4. 端正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方,刚刚

    我思舜,正郁 陶。——《史记·五帝本纪》

  6. 公然;显然

    正告天下。——《史记·苏秦列传》

  7. 总是

    何以正善人少而恶人多。——《世说新语》

〈代〉

  1. 这么;这样

    今年怎正利害?——《老残游记》

    又如:怎正大;怎正多

  2. 另见 zhēng

〈名〉

  1.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 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集韵·清韵》

  2. 箭靶的中心

    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齐风·猗嗟》

  3. 引申为目标

    刑(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若正匿。——《马王堆汉墓帛书》

〈动〉

  1. 通“征”

  2. 征税

    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郑注:“正,读为征。”

    唯加田无国正。——《周礼·夏官·司勋》

    谨正盐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税也,正、征古字通用。”

  3. 出兵,征讨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正。——《管子·山至数》

    司马弗正。——《礼记·燕义》

  4. 另见 zhè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正正-汉语大词典

正正1.整齐貌。
●《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
曹操注:“正正,齐也。”
●元罗爱卿《凌虚阁避暑玩月》诗之四:“曲曲栏干正正屏,六铢衣薄懒来凭。”
●炉魂《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夫倡言,万人接响,其旗正正,其鼓堂堂。”
2.恰好,正好。
●《西游补》第二回:“我这一日当班,正正立在那道士对面,一句一句都听得明白。”

正正-辞源3

【正正】㊀整齊貌。孫子 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漢 曹操 注:“正正,齊也;堂堂,大也。”參見“堂堂正正㊀”。㊁恰好。西遊補二:“我這一日當班,正正立在那道士對面,一句一句都聽得明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èng

1、[正中]zhèng zhōng

〈名〉中心点;正当中。

2、[正好]zhèng hǎo

1.正合适(指时间、位置不前不后,体积不大不小,数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你来得~。这双鞋我穿~。那笔钱~买台电脑。 2.恰好;刚巧:这次见到王老师,~当面向他请教。皮球~掉到井里。

3、[正午]zhèng wǔ

时间词。中午十二点。

4、[正气]zhèng qì

1.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发扬~,打击歪风。 2.刚正的气节。 3.中医指人的元气。

5、[立正]lì zhèng

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6、[正巧]zhèng qiǎo

1.刚巧: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在场。 2.正好;十分凑巧:你来得~,我们就要出发了。

7、[公正]gōng zhèng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的评价。

8、[正门]zhèng mén

整个建筑物(如房屋、院子、公园)正面的主要的门。

9、[正在]zhèng zài

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中:~开会。温度~慢慢上升。

10、[真正]zhēn zhèng

1.属性词。实质跟名义完全相符:群众是~的英雄。~的吉林人参。 2.的的确确;确实:这东西~好吃。

11、[正式]zhèng shì

属性词。合乎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合乎一定手续的:~比赛。~工作人员。~会谈。

12、[正常]zhèng cháng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精神~。生活~。~进行。

13、[正确]zhèng què

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答案~。~的意见。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的。

14、[正是]zhèng shì

1.就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茅盾《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2.恰是。唐 温庭筠《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巴金《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洪深《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15、[正面]zhèng miàn

1.人体前部那一面;建筑物临广场、临街、装饰比较讲究的一面;前进的方向(区别于“侧面”):~图。大楼的~有八根大理石的柱子。一连从~进攻,二连、三连侧面包抄。 2.片状物主要使用的一面或跟外界接触的一面:牛皮纸的~比较光滑。 3.属性词。好的、积极的一面(跟“反面”相对):~人物。~教育。 4.事情、问题等直接显示的一面:不但要看问题的~,还要看问题的反面。 5.属性词。直接:避免~交锋。有问题~提出来,别绕弯子。

16、[正规]zhèng guī

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军。~方法。不太~。

17、[正如]zhèng rú

释正如,出生佛化家庭,与佛有缘,童贞入道,依智参禅师剃度,习规矩法器佛经典籍,闻思修精进,杂务劳作勤恳。

18、[反正]fǎn zhèng

1.表示情况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2.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

19、[修正]xiū zhèng

1.修改使正确:~错误。 2.篡改(马克思主义)。

20、[正当]zhèng dāng

正处在:~春耕之时。

21、[纠正]jiū zhèng

改正(缺点、错误):~姿势。~偏差。不良倾向已得到~。

22、[正宗]zhèng zōng

1.原指佛教各派的创建者所传下来的嫡派,后来泛指正统派。 2.属性词。正统的;真正的:~川菜。

23、[正值]zhèng zhí

适逢。

24、[矫正]jiǎo zhèng

改正;纠正:~发音。~错误。~偏差。

25、[改正]gǎi zhèng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缺点。~错别字。

26、[纯正]chún zhèng

纯粹;不搀杂其他成分。

27、[方正]fāng zhèng

1.成正方形,不偏不歪:字写得很~。 2.正直:为人~。~不阿(形容十分正直,不曲意逢迎)。

28、[端正]duān zhèng

1.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五官~。字写得端端正正。 2.正派;正确:品行~。 3.使端正:~学习态度。

29、[正品]zhèng pǐn

完全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

30、[正版]zhèng bǎn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版本(区别于“盗版”):~书。~光盘。

31、[雍正]yōng zhèng

1.清世宗年号。 2.(1678—1735)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其统治期内,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立驻藏大臣,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惩治贪官,清理财政,实行绅民一体当差,推行摊丁入亩,统一征收地丁银,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32、[更正]gēng zhèng

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启事。那篇讲话要~几个字。

33、[正视]zhèng shì

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现实。~自己的缺点。

34、[正经]zhèng jīng

旧时指十三经。

35、[正对]zhèng duì

1.直言对答。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36、[正文]zhèng wén

著作的本文(与“注解”“附录”等相区别)。

37、[正直]zhèng zhí

公正坦率:他襟怀坦白,为人~。

38、[转正]zhuǎn zhèng

组织中的非正式成员成为正式成员:预备党员~。临时工~。

39、[正比]zhèng bǐ

1.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2.一个数对另一个数的比,如9∶3。见〖反比〗。

40、[正向]zhèng xiàng

半导体二极管中对于稳恒直流电具有较低电阻的方向。

zhēng

1、[正月]zhēng yuè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正朔]zhēng shuò

1.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2.帝王新颁的历法定正朔。

3、[正旦]zhēng dàn

戏曲角色行当,青衣得旧称。

4、[新正]xīn zhēng

指农历的正月。

近义词

zhèng

1、[事主]shì zhǔ

1.某些刑事案件(如偷窃、抢劫等)中的被害人。 2.旧指办理婚丧喜事的人家。

反义词

zhèng

1、[]xié

1、[]yé

1、[]yá

1、[]yú

1、[]xú

1.不正当,不正派。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4.妖异怪诞。5.古同“斜”。

古同“耶”,疑问词。

古同“玡”,琅玡山。

古同“餘”。

古同“徐”,缓慢。

2、[]dǎo

2、[]dào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3.反过来,相反地。4.向后,往后退。5.却。

3、[]fǎn

1.颠倒的;方 向相背的。与“正”相对:~面。~作用。 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 3.反抗;反对:~ 法西斯。~封建。 4.翻转:~复。~败为胜。 5.推及:举一~三。 6.回;还:~击。~问。 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类犬。 8.古同“返”。

4、[]wāi

1.不正;斜;偏(跟“正”相对):~嘴。~戴着帽子。这堵墙~了。 2.不正当的;不正派的:~理。~风。

5、[]fù

1.背(bēi):~荆。~重。 2.担负:~责任。身~重任。 3.依仗;倚靠:~隅。~险固守。 4.遭受:~伤。~屈。 5.享有:久~盛名。 6.亏欠;拖欠:~债。 7.背弃;辜负:~约。忘恩~义。有~重托。 8.失败(跟“胜”相对):胜~。~于客队。 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 10.姓。

6、[]xié

1.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线。~对面是学校。 2.倾斜:~着身子坐下。 3.姓。

7、[]fù

7、[]pì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2.附带的,次要的。3.相配,相称。4.量词。

剖开,裂开。

8、[]wǎng

1.弯曲:矫~过正。 2.使歪曲:贪赃~法。 3.受屈:冤~。屈~。 4.副词。徒然;白白地:~费心机。

9、[]wù

1.错:~解。笔~。 2.耽误:~点。~事。 3.使受害:~人不浅。 4.不是故意的:~伤。

10、[]piān

1.不正;倾斜(跟“正”相对):~锋。太阳~西了。 2.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重。~爱。兼听则明,~信则暗。~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3.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将。~师。 4.与某个标准相比有差距:体温~高。工资~低。收入中等~上。 5.客套话,表示先用或已用过茶饭等(多接用“了”字):我~过了,您请用吧。 6.姓。 7.偏偏:不让我去我~去。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可天~不下雨。

11、[]cè

11、[]zè

11、[]zhāi

1.旁边。公路两~种着杨树。2.向旁边歪斜。

同“仄2”。

倾斜;不正。

相关字词

正的反义词 正的近义词 正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正能组什么词
  • 正能组什么词语
  • 正可以组什么词
  • 正可以组什么词语
  • 正字可以组什么词
  • 正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正字能组什么词
  • 正字能组什么词语
  • 正字开头的成语
  • 正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