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夺其魄
拼音
tiān duó qí p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ān的字 拼音为duó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pò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duo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po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
- 【出自】: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 【示例】:段业,窃也;仲堪,叛也;~,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
按字解释
天:上天。
夺:抢,强取。
其: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魄:迷信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词典解释
天夺其魄-中华成语大词典天夺其魄
【拼音】:tiān duó qí pò
解释
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
出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示例
段业,窃也;仲堪,叛也;~,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
近义词
天夺之魄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临死
天夺其魄见“天夺之魄”。
出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引证
宋-秦观--《进策·边防上》:天夺其魄,自干诛夷。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唐-魏徵等--《隋书·杨玄感等传论》: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
故事
宋-秦观--《进策·边防上》:天夺其魄,自干诛夷。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唐-魏徵等--《隋书·杨玄感等传论》: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
造句
tiān duó qí pò
1、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
接龙
魄散魂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tiān duó qí pò
1、[天夺之魄]tiān duó zhī pò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