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
拼音
wáng jǐ dé m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áng的字 拼音为jǐ的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 【出自】:《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按字解释
亡:灭亡;败亡。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由矛和戈组合而成。
得:得到。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词典解释
亡戟得矛-教育部成語典【台湾】亡戟得矛㊣ㄨㄤˊ ㄐㄧˇ ㄉㄜˊ ㄇㄠˊwáng jǐ dé máo釋義春秋齊、晉戰爭時,有一士兵在混戰中,遺失戟,而拾得矛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離俗覽・離俗。後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5046亡戟得矛備註頻7書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大辭典(上)(下)、成語典故文選(上)(下)、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34473
亡戟得矛-中华成语大词典亡戟得矛
【拼音】:wáng jǐ dé máo
解释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出处
《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示例
近义词
有得有失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有失有得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打仗,一个小卒在混战中把戟丢了,但捡到一只矛。后退时问路人怎么办?路人说同样是兵器,回去没问题。他又问高唐大夫怎么办,高唐大夫说应该回去捡回来,他们两人重返战场,为寻找戟而英勇战死
出处
《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引证
宋-皮光业--《吴越国武肃王庙碑铭》:平阿亡戟得矛,并能取舍。
当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修订本)》: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
故事
宋-皮光业--《吴越国武肃王庙碑铭》:平阿亡戟得矛,并能取舍。
当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修订本)》: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