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公车上书

拼音

gōng chē shàng shū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chē的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che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基础解释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4月,康有为等一千三百多名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维新。史称“公车上书”。因举人入京应试习称“公车”,故名。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

上书: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词典解释

公车上书-汉语大词典

公车上书1.汉制,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
●《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2.指清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一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公车上书-中国历史辞典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提出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因举人由各省派送进京会试,依照汉代举孝廉、乘公车赴京例,称为“公车”。)

出处

引证

宋-文彦博--《送龙昌期先生归蜀序》:不远万里,累诣公车上书自荐,寄食上都。

近现代-吴玉章-一-《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故事

宋-文彦博--《送龙昌期先生归蜀序》:不远万里,累诣公车上书自荐,寄食上都。

近现代-吴玉章-一-《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造句

接龙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公车上书的反义词 公车上书的近义词 公车上书的同音词 救亡图存 丧权辱国 博学鸿词 忧国哀民 七相五公 献可替否 封疆大吏 柱石之寄 公车上书的公是什么意思 公车上书的车是什么意思 公车上书的上是什么意思 公车上书的书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公什么上什么的四字词语
  • 公什么上什么的词语
  • 公什么上什么填词语
  • 公什么上什么填空词语
  • 公车的词语
  • 公能组什么词
  • 公能组什么词语
  • 公可以组什么词
  • 公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公字可以组什么词
  • 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公字能组什么词
  • 公字能组什么词语
  • 公字开头的成语
  • 公字结尾的成语
  • 车能组什么词
  • 车能组什么词语
  • 车可以组什么词
  • 车可以组什么词语
  • 车字可以组什么词
  • 车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车字能组什么词
  • 车字能组什么词语
  • 车字开头的成语
  • 车字结尾的成语
  • 上能组什么词
  • 上能组什么词语
  • 上可以组什么词
  • 上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上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上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上字能组什么词
  • 上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上字开头的成语
  • 上字结尾的成语
  • 书能组什么词
  • 书能组什么词语
  • 书可以组什么词
  • 书可以组什么词语
  • 书字可以组什么词
  • 书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书字能组什么词
  • 书字能组什么词语
  • 书字开头的成语
  • 书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