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
拼音
fēng jiāng dà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jiāng的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封疆大臣”。亦作“封疆大员”。明 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门。”吴晗《况钟和周忱》:“周忱 从公元一四三○年任 江南 巡抚,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封疆:指边疆。
大吏:大臣;大官。
词典解释
封疆大吏-中国历史辞典清代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一般把他们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相比拟,因称封疆大吏。或称疆臣、疆吏。
封疆大吏
【拼音】:fēng jiāng dà lì
解释
封疆:用筑土台表示疆界,指拥有的疆域;大吏:大官。在疆域内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时指总督、巡抚一类的各省长官。
出处
清·薛福成《劳文毅公善居危城》:“善化劳文毅公为封疆大吏二十年。”
示例
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出处
引证
清-张廷玉等--《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清-李宝嘉-五五回-《官场现形记》:封疆大吏尚且拿他无可如何,至于地方官更不消说得了。
清-刘鹗-第三回-《老残游记》: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别省不过尽心吏治就完了,本省更有这个河工,实在难办。
故事
清-张廷玉等--《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清-李宝嘉-五五回-《官场现形记》:封疆大吏尚且拿他无可如何,至于地方官更不消说得了。
清-刘鹗-第三回-《老残游记》: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别省不过尽心吏治就完了,本省更有这个河工,实在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