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辞
拼音
yì bù róng c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róng的字 拼音为c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rong的字 拼音为ci的字基础解释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详细解释
- 【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 【示例】:我们应该~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按字解释
义:道义。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容:允许。
辞:推辞。
词典解释
义不容辞-汉语大词典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妾受夫人谆嘱,义不容辞。”如:这是地方上的公益,我自然义不容辞。
同:義不容辭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引证
明-罗贯中-第五八回-《三国演义》: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现代-古华-四章-《芙蓉镇》:他身上陡涨了一股凛然正气,决定把拯救这母子性命的担子挑起来,义不容辞。
现代-萧乾--《在洋山洋水面前》:这样,教课之余,我就不时地赴英伦三岛大城小镇去从事这种义不容辞的宣传工作。
宋-韩琦--《韩魏公集·三·谢表》:赏斯为误,义不容辞,敢不祗奉国经。
宋-崔与之--《崔清公集·一·四川制置乞祠》:昨自被命人蜀,谁不以上下和衷为难,臣亦知难,而义不容辞也。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一八·檀特岩精舍记》:今以光郁之请,义不容辞,姑为之记。
故事
明-罗贯中-第五八回-《三国演义》: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现代-古华-四章-《芙蓉镇》:他身上陡涨了一股凛然正气,决定把拯救这母子性命的担子挑起来,义不容辞。
现代-萧乾--《在洋山洋水面前》:这样,教课之余,我就不时地赴英伦三岛大城小镇去从事这种义不容辞的宣传工作。
宋-韩琦--《韩魏公集·三·谢表》:赏斯为误,义不容辞,敢不祗奉国经。
宋-崔与之--《崔清公集·一·四川制置乞祠》:昨自被命人蜀,谁不以上下和衷为难,臣亦知难,而义不容辞也。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一八·檀特岩精舍记》:今以光郁之请,义不容辞,姑为之记。
造句
yì bù róng cí
1、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接龙
辞不达意 意在笔先 先睹为快 快刀斩乱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全神贯注 注玄尚白 白发苍苍 苍蝇见血 血肉横飞 飞蛾扑火 火烧眉毛 毛骨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组词
近义词
yì bù róng cí
1、[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
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2、[见义勇为]jiàn yì yǒng wéi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3、[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4、[刻不容缓]kè bù róng huǎn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5、[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6、[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7、[在所不辞]zài suǒ bù cí
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8、[匹夫有责]pǐ fū yǒu zé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9、[主动请缨]zhǔ dòng qǐng yīng
本来是红缨枪上的装饰物红绳。
10、[疾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
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11、[谊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12、[义不得辞]yì bù dé cí
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反义词
yì bù róng cí
1、[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2、[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3、[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
找各种借口推托。
4、[临难苟免]lín nàn gǒu miǎn
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