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
拼音
zhǔ笔顺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ǔ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1.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 2.古同“主”。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丶-漢語大字典丶
《説文》:“丶,有所絶止,丶而識之也。”
zhǔ 《廣韻》知庾切,上麌知。侯部。
(1)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説文·丶部》:“丶,有所絶止,丶而識之也。”朱駿聲通訓定聲:“今誦書點其句讀,亦其一耑也。”
(2)同“主”。《六書正譌·麌韻》:“丶,古主字,鐙中火主也。象形。借為主宰字。隸作主。”
(3)同“注”。《字彙補·丶部》:“丶,與注同。《説文長箋》‘轉注’作‘轉丶’。”
(4)姓。《集韻·噳韻》:“丶,姓。”
1、丶讀音:冡庾切,音主,麌韻。釋文:
❶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見《說文》。
❷鐙中火、。象形。借爲主宰字。見《六書正譌》。
〔按正字通云。丶爲字畫之母。旣立主字。不必專指主宰之丶。鐙中之丶。點識之駐、丶之爲點畫。猶~之爲直畫。無異義也〕。
2、主讀音:腫庾切,音麈,麌韻。釋文:
❶鐙中火~也。見《說文》。
❷天子侯王元首之通稱。諸侯爲一國之~。天子爲天下共~。國家有不立君~。由民選大總統爲元首者。曰民~。英文Republic。
❸天子之女稱公~。其姊妹稱長公~。其姑稱大長公~。諸侯之女稱翁~。凡娶天子女曰尙公~。娶諸侯女曰承翁~。
❹大夫之敬稱。《國語晉語》:再世以下~之。
❺大夫妻之敬稱。《國語晉語》:~孟啗我。
〔又〕:婦人之尊稱。見《漢書高帝紀注》:
❻家長之稱。《詩載芟》:侯~侯伯。
❼父之稱。《太玄䎡》:內有~也。
❽有其物者之稱。《柳宗元記》:問其~。曰唐氏之棄地。
❾被害者亦稱~。如命案之苦~。盜案之失~。
❿僕之對稱。〔韓愈文〕:入者~之。出者奴之。
⓫客之對稱。《禮記檀弓》:賓爲賓焉。~爲~焉。
⓬從之對稱。如云~法從法。~物從物之類。
⓭性也。《呂覽審分》:亦不傷其耳目之~。
⓮正也。《國語周語》:今細過其~。
⓯親也。《論語學而》:~忠信。
⓰尙也。《國語晉語》:~言而無謀。
⓱守也。《易序卦》:~器者莫若長子。
⓲坐也。《禮記曲禮》:居不~奧。
⓳主張也。如云~戰~和。
⓴猶領也。《史記天官書》:太白~中國。
㉑宗要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也。
㉒計度也。《春秋元命苞》:潢~河渠。
㉓~臣。惶恐之詞。漢人上書恆用之。
㉔神~。《史記伯夷列傳》:武王載木~而東征。
〔按神~。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故稱木~〕。
㉕宗~。被保護之國稱保護之國。曰宗~國。如前朝鮮之對於日本是。
㉖姓也。隋~胄。明~問禮。
〔又〕:~父。複姓。漢~父偃。
3、主讀音:陟慮切,音鑄,御韻。釋文:同注。《荀子宥坐》:~量必平似法。
4、注讀音:朱戍切,音註,遇韻。釋文:
❶灌也。見《說文》。《段注》:大雅曰。挹彼~茲。引伸爲傳~。~之云者。引之有所適也。故釋經以明其義曰~。交互之而其義相輸曰轉~。釋言、釋訓、皆轉~也。
❷瀉也。《儀禮有司徹》:二手執挑匕枋以挹湆。~于疏匕。
❸引也。《漢書溝洫志》:~塡淤之水。
❹聚也。《周禮獸人》:及弊田令禽~於虞中。
❺用也。《老子》:百姓皆~其耳目。
❻擊也。《莊子達生》:以瓦~者巧。以黃金~者㱪。
❼媒也。見《廣雅釋言》。
❽意所向也。《管子君臣》:君人者上~。
〔注〕:謂~意於上天。
〔按今言~意、~重、本此義〕。
❾雨久下也。《素問五運行大論》:其變動~。
❿附著藥亦曰~。《周禮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
〔注〕:祝當爲~。~謂附著藥。
⓫屬也。《國策秦策》:一舉眾而~地於楚。
⓬博局出錢決勝負也。《長編》:眞宗澶淵之役。王欽若謗曰。寇準以陛下爲孤~。
⓭轉~。六書之一。《說文解字敍》:轉~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案轉~之說。古今無慮數十家。皆各以意爲之。莫能明定一是也〕。
⓮~流。水深貌。《文選左思賦》:振盪~流。
⓯~錯。猶措置也。《荀子儒效》:~錯習俗。
⓰側~。冠名。《獨斷》:高山冠。齊冠也。一曰側~。
⓱日~。茶名。《歸田錄》: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爲第一。
⓲~箕。盛米穀器。《方言》:所以~斛。自關而西謂之~箕。
〔注〕:盛米穀寫斛中者也。
⓳華不~。山名。《左成二年傳》:逐之三周華不~。〔在今山東歷城縣北十五里〕。
⓴同疰。《釋名釋疾病》:~病。一人死。一人復得。氣相灌~也。〔太平御覽引作疰〕。
㉑同紸。《荀子禮論》:紸纊聽息之時。
〔注〕:~纊。卽屬纊也。
㉒屬矢於弦亦曰~。《左襄二十三年傳》:樂射之不中。又~。
5、注讀音:株遇切,音駐,遇韻。釋文:
❶同註。《集韻》:註。述也。解也。或从水。
〔按段玉裁曰。漢唐宋人經~之字。無有作註者。明人始改~爲註。大非古義也。古惟記註字从言。如左傳敍、諸所記註。韓愈文、市井貨錢註記之類。通俗文云。記物曰註。廣雅。註、識也。古起居註、用此字。與~釋字別〕。
❷著也。言爲之解說。使其義著明也。見《詩鄭氏箋疏》。
6、注讀音:陟救切,音晝,宥韻。釋文:
❶柳星也。《史記律書》:西至于~。
〔注〕:咮也。天官書云。柳爲鳥咮。則~、柳星也。
❷同噣。《集韻》:噣。喙也。或作咮、~。
〔按攷工記梓人以~鳴者注。精列屬。疏。釋蟲云、蟋蟀蛬。注云、今促織也。亦名靑掛〕。
7、嫲讀音:知柱切,麌韻。釋文:點~也。見《玉篇》。
〔按廣韻云。說文曰。有所絕止。丶而識之也。丶~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