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tú

释义:1.步行(不用车、马)。2.空的;没有凭借的。3.〈书〉副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4.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地。5.徒弟,跟师傅或老师学习的人。6.信仰某种宗教的人。7.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8.指某种人(多指不好的人)。9.徒刑,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10.(Tú)姓。11.服徒刑的人。

组词

歹徒 信徒 徒弟 叛徒 教徒 学徒 徒步 师徒 徒劳 基督徒 清教徒 带徒弟 学徒工 徒流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不法之徒 徒有虚名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有其表 徒子徒孙 徒托空言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走”横画平行、均匀,中横稍长;下竖对上竖,撇短捺长。

同音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基础解释

1.步行:~步。~涉。 2.空:~手。 3.白白地:~然。~劳无益。 4.只;仅仅:家~四壁。 5.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 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 7.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 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徒,步行也。——《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

〈名〉

  1.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

  2. 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

    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 唐· 韩愈《师说》

    佞誉诬谀之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得志之徒。——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与其徒置酒酣歌。——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党徒;僧徒;教徒;徒属(随从人员);徒侣(徒伴,朋辈;同伴)

  3. 服徭役的人

    迁徙之徒。——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徒御(拉车和驾车的人);徒役(服劳役的人);徒奴(服劳役的罪犯和奴隶);徒夫(服劳役的罪人);徒士(服役的人);徒隶(服劳役的犯人);徒孥(泛指罪犯,犯人)

  4. 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传诸其徒。——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徒侣(门徒;学生);徒友(门徒和朋友);徒羽(门徒;党羽);徒党(门徒;党羽);徒属(门徒;部属);门徒

  5. 地位低的人 。多指坏人。

    如:奸徒(奸险的人);无耻之徒;匪徒

  6. 奴仆

    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

  7. 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 。

    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8. 众,很多的人 。

    如:徒舆(众人);徒众(属下群众;门徒,弟子);徒附(依附于豪门、权势人家的人众);徒庶(民众)

〈副〉

  1. 独,仅仅

    徒以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吾两人在。

    徒慕君之高义。

    徒见操书。——《资治通鉴》

    又如:不徒无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2. 徒然,枉然

    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徒苦(徒然受苦;白吃苦);徒恨(徒然抱恨);徒食(空坐以食而无所事事);徒善(空有善心);徒尔;徒说(白说;空说);徒语(徒言,白说);徒处(无所为);徒设(虚设)

〈形〉

  1. 光,裸 。

    如:徒裼(赤足露体);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无甲胄)

  2. 空 。

    如:徒手(空手);徒话(空话);徒法(空有法制)

  3. 单纯 。

    如:徒奏(单纯的器乐合奏);徒马(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徒-中華語文大辭典

徒ㄊㄨˊtú1.步行。[例]~步|~涉。2.指具有某種屬性的人(含貶義)。[例]歹~|賭~|暴~|不法之~。3.同派;同一信仰的人。[例]黨~|信~|佛教~|基督~。4.學生;弟子。[例]~弟|學~|藝~|名師出高~。5.空的;沒有憑藉。[例]~手。6.僅;只。[例]~托空言|家~四壁。7.平白;不起作用地。[例]~然|~勞無功|老大~傷悲。8.古代刑罰。指拘禁犯人,使其服勞役。9.姓。

徒-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250.【徒】
一步行。周易賁卦:“舍車而徒。”論語先進:“不可徒行也。”按:不憑藉交通工具叫“徒”,所以陸行不用車叫“徒行”,水行不用船叫“徒涉”。
引申爲步兵。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帥徒以往。”
二徒黨。有時候指手下的人。左傳宣公二年:“倒戟以禦公徒。”有時候指同類,論語微子:“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有時候指同一集團,同一學派,同一政治主張的人。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又微子:“是魯孔丘之徒與?”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引申爲徒弟,門徒(後起義)。
三空。形容詞。孟子離婁上:“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又副詞。徒然,沒有效果。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齊師徒歸。”今成語有“徒勞無功”。
四副詞。只,但,僅僅。戰國策魏策四:“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徒弟]tú dì

tú dì的又音。义同“徒弟tú dì”。

2、[师徒]shī tú

师傅和徒弟;师生。

3、[徒手]tú shǒu

空手(不拿器械):~操。~格斗。

4、[徒步]tú bù

步行:~旅行。~行军。

5、[不法之徒]bù fǎ zhī tú

1.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2.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

6、[学徒]xué tú

1.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作坊、工厂里学习技术的年轻人。 2.当学徒:学了一年徒。他小时候在药铺~。

7、[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也说徒劳无益。

8、[徒刑]tú xíng

1.对犯罪分子判处剥夺人身自由并予监禁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2.清代以前指服劳役的刑罚。

9、[歹徒]dǎi tú

歹人;坏人。

10、[囚徒]qiú tú

囚犯。

11、[徒劳]tú láo

无益地耗费力气:~往返。

12、[叛徒]pàn tú

有背叛行为的人,特指背叛祖国或背叛革命的人。

13、[门徒]mén tú

旧指学生、弟子。

14、[匪徒]fěi tú

1.强盗:财物被~抢劫一空。 2.危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人。

15、[圣徒]shèng tú

见“圣人之徒”。

16、[高徒]gāo tú

水平高的徒弟,泛指有成就的学生:严师出~。

17、[凶徒]xiōng tú

1.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 2.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三将军歌》:“兇徒蠭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18、[徒然]tú rán

1.白白地;不起作用:~耗费精力。 2.仅仅;只是:如果那么办,~有利于对方。

19、[徒长]tú zhǎng

作物在生长期间,因生长条件不协调而茎叶生长过旺。徒长影响产量和品质。

20、[恶徒]è tú

非善良之辈。

21、[狂徒]kuáng tú

1.犹暴徒。 2.发狂的人。

22、[徒孙]tú sūn

徒弟的徒弟:徒子~。

23、[酒徒]jiǔ tú

好(hào)酒贪杯的人。

24、[徒众]tú zhòng

1.兵众。 2.指门徒。

25、[僧徒]sēng tú

和尚的总称。

26、[党徒]dǎng tú

参加某一集团 或派别的人(含贬义)。

27、[非徒]fēi tú

不仅(常跟“而且”呼应):溺爱子女,~无益,而且有害。

28、[刑徒]xíng tú

1.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 使者如 梁,孙臏 以刑徒阴见。”唐 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2.指徒刑。《隋书·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

29、[艺徒]yì tú

学徒工。

30、[徒工]tú gōng

学徒期间的工人。

31、[道徒]dào tú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32、[徒涉]tú shè

蹚水过河。

33、[左徒]zuǒ tú

战国 时 楚国 官名。后人因 屈原 尝为 楚怀王 左徒,即用以指 屈原。

34、[徒士]tú shì

指服役的人。《东观汉记·邓训传》:“永平 中,治 滹沱、石臼河,从 都虑 至 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 吏民苦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 三年,拜 训 謁者,监领其事,更用驴輦,岁省亿万计,活徒士数千人。”

35、[贼徒]zéi tú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

36、[正徒]zhèng tú

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杜预 注:“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也。”孔颖达 疏:“司徒所具正徒者,常共官役,若今之正丁也。”《汉书·五行志上》:“表火道,储正徒。”

37、[林徒]lín tú

指隐士。

38、[流徒]liú tú

被流放的囚徒。

39、[徒杠]tú gàng

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桥。

40、[车徒]chē tú

1.兵车和步卒。《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羣吏撰车徒。”《汉书·刑法志》:“连帅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羣牧五载大简车徒。”宋 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 御驾亲征,败绩於 千亩,车徒大损。” 2.车马和仆从。《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刘良 注:“车徒,谓车马侍从也。”宋 文天祥《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出入不设车徒,间步行井陌中,不以为苦。”

近义词

反义词

1、[]shī

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 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理发~。 3.效法:~法。 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 5.军队:出~。劳~动众。 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 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 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太。

相关字词

徒的反义词 徒的近义词 徒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徒能组什么词
  • 徒能组什么词语
  • 徒可以组什么词
  • 徒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徒字可以组什么词
  • 徒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徒字能组什么词
  • 徒字能组什么词语
  • 徒字开头的成语
  • 徒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