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拼音
xú笔顺
丿 丿 丨 丿 ㇏ 一 一 亅 丿 丶“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余”撇捺开张,竖钩端正,并与撇捺交叉点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xú的字 拼音为xu的字基础解释
1.缓慢:~步。清风~来。不~不疾。 2.姓。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徐徐-中華語文大辭典徐徐ㄒㄩˊ ㄒㄩˊxúxú緩慢的樣子。[例]晚風~吹來|火車~開動。
徐徐-辞源3【徐徐】㊀疑懼貌。易 困:“來徐徐,困于金車。”釋文:“徐徐,疑懼貌。馬(融)云安行貌。子夏作荼荼,翟(牧)同。荼,音圖,云内不定之意。王肅作余余。”㊁安舒貌。莊子 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㊂緩緩。孟子 盡心上:“是猶或紾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世説新語 文學:“王(濛)敘致作數百語…… 支(遁)徐徐謂曰:‘身與君别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ú
1、[徐缓]xú huǎn
缓慢:水流~。脚步~。
2、[清风徐来]qīng fēng xú lái
清风缓缓地吹来徐,缓缓地。
3、[徐徐]xú xú
缓慢:清风。列车~开动。
4、[南徐]nán xú
1.古代州名。东晋 侨置 徐州 於 京口城,南朝 宋 改称 南徐,即今 江苏省 镇江市。历 齐 梁 陈,至 隋 开皇 年间废。《宋书·州郡志一》:“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而 淮北 但曰 徐。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为 南兗州,江南 为 南徐州,治 京口。”唐 王昌龄《客广陵》诗:“楼头 广陵 近,九月在 南徐。”清 吴伟业《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忆昔扁舟醉 石头,别来几梦 南徐 客。” 2.亦称“南路徐”。指 南朝 梁 徐君蒨。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徐君蒨 ﹞为 梁 湘东王 镇西諮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有时载伎肆意游行,荆楚 山川,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 襄阳 鱼弘 亦以豪侈称,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鱼,南路 徐。’”宋 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一:“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纪 南徐。”
5、[纡徐]yū xú
从容缓慢的样子。
6、[颜徐]yán xú
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徐浩 的并称。
7、[徐详]xú xiáng
舒缓安详。
8、[徐夷]xú yí
即 徐 戎。
9、[徐宅]xú zhái
古代 徐 戎所居之地,指 徐国。在今 淮河 中下游,即 江苏 西北部和 安徽 东北部一带。
10、[低徐]dī xú
低而缓慢。
11、[款徐]kuǎn xú
从容徐缓貌。
12、[悠徐]yōu xú
犹缓慢。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受苦的时间,的确脱煞过去得太悠徐,今年的夏季,只是悲叹的连续。”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间或,也有啄木鸟,用它的硬嘴巴敲得空树干子梆梆地发出悠徐、间隔均匀的声响。”
13、[大徐]dà xú
指 北宋 文字学家 徐铉。
14、[徐回]xú huí
缓慢地回旋运转。
15、[安徐]ān xú
安详从容。
16、[舒徐]shū xú
从容不迫。唐 元稹《张校书元夫》诗:“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元 周伯琦《鸳鸯泺作》诗:“舒徐八骏游,相羊 瑶池 乐。”《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王三老 和 朱世远 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奬不絶。”
17、[徐杜]xú dù
唐 徐有功 和 杜景佺 的并称。二人皆以治狱公正名世。
18、[严徐]yán xú
1.严安、徐乐的并称。 2.泛指有才识之士。
19、[徐趋]xú qū
犹徐步,徐行。
20、[徐呼]xú hū
指发声舒缓的弱音。
21、[祓徐]fú xú
祓徐祓:表示与祭祀有关。祓徐则是古代去除灾难祈求福佑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就是去除灾难的意思。
22、[于徐]yú xú
安然自得貌。
23、[徐妆]xú zhuāng
指 徐妃 的半面妆。
24、[徐冯]xú féng
传说中 周 时的隐士。
25、[青徐]qīng xú
青州 和 徐州 的并称。
26、[徐拂]xú fú
慢慢拂过。
27、[徐偃]xú yǎn
见“徐偃王”。
28、[徐庾]xú yǔ
南朝 陈 徐陵 和 北周 庾信 的并称。
29、[微徐]wēi xú
细弱而缓慢。《灵枢经·天年》:“呼吸微徐,气以度行。”
30、[徐榻]xú tà
见“徐稺榻”。
31、[顔徐]yán xú
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徐浩 的并称。唐 卢纶《斅颜鲁公送挺贇归翠微寺》诗:“挺贇 惠学该儒释,袖有 颜 徐 真草跡。”
32、[徐巿]xú fú
秦 方士,齐 人。
33、[徐疾]xú jí
或慢或快。
34、[徐卢]xú lú
复姓。
35、[庾徐]yǔ xú
庾信 和 徐陵 二人皆 南朝 梁 时文学家,文风绮艳,世称 徐 庾 体。庾信 晚年文风转为沉郁。明 夏完淳《读陈轶符李舒章宋辕文合稿》诗:“庾 徐 别恨同千古,苏 李 交情在五言。”
36、[应徐]yìng xú
汉 应瑒、徐干 的并称。二人以诗文著名,为 曹丕、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有才华的宾客。
37、[迟徐]chí xú
1.亦作“遟徐”。 2.犹缓慢。《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见者呼之曰:‘ 蓟先生 小住。’并行应之,视若遟徐而走马不及。” 何其芳 《画梦录·独语》:“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笔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当它迟徐的爬到我的窗纸上,发出孤独的银样的鸣声,在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里。”
38、[徐刘]xú liú
“建安七子”中 徐干 和 刘桢 的并称。
39、[三徐]sān xú
1.后魏以徐州、北徐州、东徐州为三徐。 2.指宋初徐延休、徐铉、徐锴。 3.清代徐乾学与弟元文(号立斋)、秉义(号果亭)并以文名,时号“三徐”。
40、[疾徐]jí xú
快慢。
近义词
xú
1、[缓]huǎn
1.迟;慢:迟~。~步。~不济急。 2.延缓;推迟:~办。~期。这事~几天再说。 3.缓和;不紧张:~冲。~急。 4.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昏过去又~过来。蔫了的花,浇上水又~过来了。
反义词
xú
1、[疾]jí
1.病:~病。 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苦。痛心~首。 3.痛恨:~恶如仇。 4.快;迅速;猛烈:~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