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托空言
拼音
tú tuō kōng y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tuō的字 拼音为kōng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tuo的字 拼音为kong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详细解释
- 【解释】: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示例】: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罢?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光说不干
按字解释
徒:仅仅,只是。
托:寄托,托付。
空言:说空话;空谈。
词典解释
徒托空言-中華語文大辭典徒托空言徒托空言ㄊㄨˊ ㄊㄨㄛ ㄎㄨㄥ 丨ㄢˊtútuō-kōnɡyán只說空話而不能實行。也作「徒託空言」(★今不用)。[例]他的承諾沒有一項兌現,只是~罷了。
徒托空言-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徒託空言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引证
清-李宝嘉-第四六回-《文明小史》: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现代-邹韬奋-三二-《萍踪寄语》:这会所决定的议案并非徒托空言,却由各区的“继续委员会”积极推行,同时唤起全国青年,来积极参加。
明-童冀--《送林子山归浙西序》:呜呼!圣人之道不行,徒托空言以传,其亦不幸也。
近代-吴趼人-三一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从此以后,我的不信,是有凭据可指的,那一班读书先生,倒成了徒托空言了。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与不变》:风格的变和不变,并非徒托空言或光凭勇气所能奏效。
唐-张守节--《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故事
清-李宝嘉-第四六回-《文明小史》: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闹闹吵吵,也有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现代-邹韬奋-三二-《萍踪寄语》:这会所决定的议案并非徒托空言,却由各区的“继续委员会”积极推行,同时唤起全国青年,来积极参加。
明-童冀--《送林子山归浙西序》:呜呼!圣人之道不行,徒托空言以传,其亦不幸也。
近代-吴趼人-三一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从此以后,我的不信,是有凭据可指的,那一班读书先生,倒成了徒托空言了。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与不变》:风格的变和不变,并非徒托空言或光凭勇气所能奏效。
唐-张守节--《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造句
tú tuō kōng yán
1、他这种徒托空言的人,你别相信他会替你解决困难。
接龙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tú tuō kōng yán
1、[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2、[坐而论道]zuò ér lùn dào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3、[徒陈空文]tú chén kōng wén
徒:仅仅,只是。陈:叙说,陈述。只讲空话,并不实行。
4、[托之空言]tuō zhī kōng yán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5、[空言虚语]kōng yán xū yǔ
谓不实在的话。《史记·高祖本纪》:“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虚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 汉 王充 《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虚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