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拼音
bí笔顺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 一 丿 丨“自”撇画短小,横画竖画分别平行,间距均匀;“田”比“自”宽,“廾”横画宜长,竖撇稍短,竖画稍长;上中下各部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bí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儿。门~儿。 3.创始:~祖。详细解释
(会意。从自,从畀( 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
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鼻-中華語文大辭典鼻ㄅ丨ˊbí1.鼻子,人和動物頭部的呼吸器官之一,並司嗅覺。2.器物上隆起或帶孔的部分。[例]印~︱門~︱針~。3.創始的。[例]~祖。4.二一四部首之一。
鼻-康熙字典鼻
【亥集下】【鼻字部】 鼻
〔古文〕自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說文】鼻,引气自畀也。【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註】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考證:〔【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陽。〕 謹照原文汾陽改汾隅。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í
1、[鼻子]bí zi
人或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头部,有两个孔。
2、[鼻青脸肿]bí qīng liǎn zhǒng
鼻子青了,脸也肿了,形容面部被碰伤或打伤的样子。也比喻遭到严重打击或挫折的狼狈相。
3、[鼻祖]bí zǔ
始祖,比喻创始人。
4、[鼻腔]bí qiāng
鼻子内部的空腔,分左右两个,壁上有细毛。上部黏膜中有嗅觉细胞,能分辨气味。
5、[鼻音]bí yīn
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例如普通话语音的m,n,ng(ŋ)等。
6、[鼻炎]bí yán
由于感染、过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鼻粘膜炎症。
7、[鼻梁]bí liáng
鼻子隆起的部分:高~。塌~儿。也叫鼻梁子。
8、[鼻涕]bí tì
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9、[鼻孔]bí kǒng
鼻腔跟外面相通的孔道。
10、[鼻塞]bí sè
鼻子不通气。
11、[扑鼻]pū bí
(气味)直扑鼻孔,形容气味浓烈:香气~。玫瑰发出~的芳香。
12、[刺鼻]cì bí
谓气味呛鼻难闻。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 一家跟着茶房走进去时,立刻闻到刺鼻的油腥味儿。”《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纸盒不断地晃荡,经常有刺鼻的气味。”
13、[鼻翼]bí yì
鼻尖两旁的部分。通称鼻翅儿。
14、[鼻头]bí tóu
1.鼻端;鼻尖。 2.即鼻子。 3.器物上的突起部分。一般有孔,便于系绳。 4.方言。称奴仆。
15、[鼻窦]bí dòu
鼻旁窦的通称。
16、[鼻尖]bí jiān
鼻子末端最突出的部分。也叫鼻子尖儿。
17、[鼻烟]bí yān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壶。
18、[鼻屎]bí shǐ
鼻牛。
19、[鼻毛]bí máo
长在鼻腔内的细毛。
20、[鼻甲]bí jiǎ
把鼻腔分成窄缝的骨组织,左右鼻腔内各有三个,能使吸入的气流变得缓慢。
21、[鼻衄]bí nǜ
1.鼻出血。单侧出血见于外伤、鼻腔感染、鼻腔肿瘤等。双侧出血则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白血病、高血压、维生素C或维生素K缺乏等。 2.中医病证名。由外伤、肝火偏旺等所致。衄(nǜ)。
22、[鼻饲]bí sì
用特制的管子通过鼻腔插入胃内,把流食或药液灌进去。
23、[鼻酸]bí suān
鼻子发酸,比喻悲伤心酸:此情此景,令人~。
24、[鼻环]bí huán
戴在鼻部的圆环状装饰物。
25、[鼻渊]bí yuān
病名。俗称“脑漏”。鼻孔中常流黄色腥臭浊涕。久则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甚或头目眩晕。
26、[鞍鼻]ān bí
鼻部畸形的一种,鼻梁中间凹陷,由鼻部外伤、梅毒、结核等引起。
27、[鼻观]bí guān
鼻孔,也指嗅觉。
28、[鼻疽]bí jū
马、驴、骡的一种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鼻涕带脓,鼻腔内有溃斑。也能使人感染。
29、[针鼻]zhēn bí
针尾穿线的孔。
30、[响鼻]xiǎng bí
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
31、[鹅鼻]é bí
山谷名。在 浙江 秦望山。
32、[大鼻]dà bí
寓意指俄国人,原意指人的鼻子比较大。
33、[鼻板]bí bǎn
脊椎动物鼻的原基。
34、[歕鼻]pēn bí
1.使鼻通气。 2.喷出鼻涕。
35、[鼻根]bí gēn
1.鼻梁上端与额部相连处。 2.佛教语。谓鼻,六根之一。
36、[鼻吹]bí chuī
谓以鼻吹奏乐器。
37、[鼻风]bí fēng
指鼻子呼出的气。
38、[鼻洟]bí yí
鼻涕。
39、[鼻疔]bí dīng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0、[鼻选]bí xuǎn
用鼻子闻其气味而加以选择。宋 陶穀《清异录·果》:“瓜最盛者,无逾 齐 赵,车担列市,道路浓香,故彼人云,未至舌交,先以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