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
拼音
bí y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í的字 拼音为yān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壶。详细解释
见“ 鼻烟 ”。
亦作“ 鼻烟 ”。烟草制品之一。以香味较好的烟叶,晒干后和入必要的名贵药材,磨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经一定时间的陈化,即可应用。不需燃点,单以手指粘上烟末,轻轻由鼻孔吸入。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 吕宋国 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余既详之前卷。近京师又有製为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红楼梦》第五二回:“ 宝玉 使命 麝月 ,取鼻烟来,给他闻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快了。”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两个鼻孔里都吸满了鼻烟,正闭了眼睛,张大着嘴,等候打喷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鼻烟-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鼻菸
鼻烟-鼻烟
【出处】
《纲目拾遗》
【拼音名】
Bí Yān
【来源】
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
【制法】
《广大新书》: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猪牙皂角二分,焙干,研薄荷二分,冰片三厘,干烟丝为君。干(烟)丝一钱,必配福烟六、七分许。上药各为细末,酌量配合,不必拘分量。以色如棕色者佳。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能追风发汗。
【用法用量】
外用:搐鼻。
【摘录】
《*辞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bí yān
1、我的漆器鼻烟盒上也笼罩着一层水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