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𠄌 丿
左右同向,右部比左部略大。左边提画和横画均宜短;“匕”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撇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bǐ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1.比较;较量:~干劲。学先进,~先进。 2.能够相比:近邻~亲。坚~金石。演讲不~自言自语。 3.比画:连说带~。 4.对着;向着:别拿枪~着人,小心走火。 5.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做诸葛亮。 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四。 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 10.姓。 11.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2.依附;勾结:朋~为奸。 13.近来:~来。 14.等到:~及。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3.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4.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5.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6. 比拟 。

    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7.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8.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9. 通“庀”。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0.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

  1.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2.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又如:比甲(马甲)

  3.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名〉

  1. 比喻,比方 。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副〉

  1.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2.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3. 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介〉

  1.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他比你高

  2.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3.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比比-中華語文大辭典

比比比比ㄅ丨ˋ ㄅ丨ˋbìbìㄅ丨ˇ ㄅ丨ˇbǐbǐ1.接連;屢屢。[例]客人~而至|災禍~。2.到處;各處。[例]~皆是|~有之。

比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比比ㄅㄧˋ ㄅㄧˋbì bì①每每、常常。唐.元稹〈白氏長慶集序〉:「未幾入翰林掌制誥,比比上書言得失。」②到處。《聊齋志異.卷八.夢狼》:「竊歎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对比]duì bǐ

1.(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古今~。新旧~。 2.比例:双方人数~是一对四。

2、[比赛]bǐ sài

1.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篮球。 2.指这种活动:今晚有一场足球~。

3、[比喻]bǐ yù

1.修辞格的一种。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如“儿童(本体)像(比喻词)春天的花朵(喻体)。” 2.比方:我们用鱼和水的关系来~解放军和人民的关系。

4、[比画]bǐ hua

用手或拿着东西做出姿势来帮助说话或代替说话:他在一张纸上~着,教大家怎样剪裁裤子。也作比划。

5、[比比皆是]bǐ bǐ jiē shì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6、[好比]hǎo bǐ

表示跟以下所说的一样;如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洗脸扫地,要经常做。

7、[比如]bǐ rú

举例时的发端语:有些问题已经作出决定,~招多少学生,分多少班,等等。

8、[比较]bǐ jiào

1.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2.介词。用来区别性状和程度的差别:这个厂的生产水平~前一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3.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这件事~好办。

9、[比例]bǐ lì

1.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2.指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3.相同的例子。

10、[相比]xiāng bǐ

1.互相考校、比较。 2.互相联合,编在一起。 3.相近;差不多。 4.相互勾结。

11、[比重]bǐ zhòng

1.物质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即物质单位体积的重量。 2.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逐年增长。

12、[比分]bǐ fēn

比赛中双方用来比较成绩、决定胜负的得分:最后一分钟,客队攻进一球,把~扳平。

13、[无比]wú bǐ

没有别的能够相比(多用于好的方面):威力~。~强大。~幸运。英勇~。

14、[比率]bǐ lǜ

即“比值”

15、[比拼]bǐ pīn

拼力比试:双方将在半决赛中~,争夺决赛权。

16、[比对]bǐ duì

比较核对;对比:~笔迹。

17、[不比]bù bǐ

比不上;不同于:虽然我们条件~他们,但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海南~塞北,一年四季树木葱茏,花果飘香。

18、[比方]bǐ fang

1.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他坚贞不屈的品德,可用四季常青的松柏来~。 2.指用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的行为:打~。这不过是个~。 3.比如:郊游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谁带队、谁开车,等等。 4.表示“假如”的意思:他的隶书真好,~我求他写一副对联儿,他不会拒绝吧?

19、[卢比]lú bǐ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本位货币。

20、[堪比]kān bǐ

在某件事情或者事物上能比的上另一件事件或者事物,不逊色于或不亚于。

21、[评比]píng bǐ

通过比较,评定高低:卫生~。~生产成绩。

22、[攀比]pān bǐ

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

23、[比拟]bǐ nǐ

1.修辞格的一种。即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分拟人、拟物两种。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就是拟人,“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就是拟物。 2.比较:无可~。

24、[比肩]bǐ jiān

1.并肩:~作战。~而立。 2.比喻相当;比美:他虽然是票友,水平却可与专业演员~。

25、[正比]zhèng bǐ

1.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2.一个数对另一个数的比,如9∶3。见〖反比〗。

26、[配比]pèi bǐ

组成某种物质的各种成分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27、[比价]bǐ jià

1.发包工程、器材或变卖产业、货物时,比较承包人或买主用书面形式提出的价格:~单。 2.不同商品的价格比率或不同货币兑换的比率,如棉粮比价、外汇比价。

28、[比值]bǐ zhí

两个数相比所得的值,即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如8∶4的比值是2。也叫比率。

29、[比作]bǐ zuò

相比(如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比喻,比拟。

30、[比武]bǐ wǔ

比赛武艺,也泛指比赛技艺。

31、[类比]lèi bǐ

1.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其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实践证明。 2.进行类比;比较。

32、[比照]bǐ zhào

1.按照已有的(格式、标准、方法等);对比着:~着实物绘图。 2.比较对照:两种方案一~,就可看出明显的差异。

33、[比划]bǐ hua

同“比画”。

34、[比索]bǐ suǒ

英语音译词。阿根廷、玻利维亚、菲律宾、古巴、几内亚比绍、墨西哥等国的本位货币均译为比索。

35、[速比]sù bǐ

见〖传动比〗。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一张照片显示,约翰爵士,现任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曲线毕露地穿着速比涛泳裤。2、因为短程高速汽车赛不需要空间技术来掌握速度、角度、转角、超车和复杂的齿轮速比。3、除非气源供应系统是经过特殊配置,以满足这种类型执行机构的要求,或者高齿轮传速比和长冲程的组合可能会耗尽整个气源系统。4、涡轮和蜗杆可获得很大的降速比,但是存在严重的相对滑动。5、收线量(每摇动一圈手把所收回的线的长度)和速比相关,也同时和线杯的大小有关。6、此外还提出了减少CVT速比响应滞后对驱动转矩影响的补偿算法。7、类似地,你也可能发现自己车子挂二档时变速比就是太高,车辆太快,或者总是熄火。8、对并网型风力机,控制其在额定风速下运行在最佳叶尖速比或其附近,主要是希望它能捕获到最大的风能。9、按本文的方法设计特殊速比函数,可使与主动滚子啮合的从动凸轮廓线不会产生曲率干涉。10、为经济性和环保的原因,必须对轿车用的新型ZF多速比自动变速箱提供全程润滑法。11、作为摩托车初级传动的曲轴齿轮及初级从动齿轮,由于转速高及降速比大,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12、理论分析

36、[比邻]bǐ lín

1.近邻;街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2.位置接近;邻近:~星(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

37、[反比]fǎn bǐ

1.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随之发生相反的变化,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反而逐渐衰弱,就是反比。 2.把一个比的前项作为后项,后项作为前项,所构成的比和原来的比互为反比。如9∶3和3∶9互为反比。

38、[排比]pái bǐ

修辞格的一种。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分句或句子,来加强语势或深化语意。如“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39、[比试]bǐ shi

1.彼此较量高低:咱们~一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做出某种动作的姿势:他把大枪一~,不在乎地说,叫他们来吧。

40、[比美]bǐ měi

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足以相比:乡镇企业的一些产品,已经可以跟大工厂的产品~。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比的反义词 比的近义词 比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比能组什么词
  • 比能组什么词语
  • 比可以组什么词
  • 比可以组什么词语
  • 比字可以组什么词
  • 比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比字能组什么词
  • 比字能组什么词语
  • 比字开头的成语
  • 比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