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拼音
zhì niǎo lèi bǎi bù rú yī 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niǎo的字 拼音为lèi的字 拼音为bǎi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niao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鸷: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鸟: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
累:连续,重叠,堆积。
百: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比得上,及。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鹗:鸟,性凶猛,背暗褐色,腹白色,常在水面上飞翔,捕食鱼类。通称“鱼鹰”。
词典解释
鸷鸟累百, 不如一鹗-汉语大词典鸷鸟累百, 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汉邹阳《上书吴王》:“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汉书·邹阳传》引作“鸷鸟絫百,不如一鹗”。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
●《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元典章·吏部六·令史》:“日近之间,江南大小诸衙门,不思‘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之意,其于吏员不为精择,依例选用,往往推称旧弊,乞照详事。”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拼音】: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
解释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出处】:《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示例
《元典章·吏部·令史》:“日近之间,江南大小诸衙门,不思‘~’之意,其于吏员不为精择,依例选用,往往推称旧弊,乞照详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引证
南朝梁-萧统--《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元-佚名--《元典章·吏部六·令史》:日近之间,江南大小诸衙门,不思“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之意,其于吏员不为精择,依例选用,往往推称旧弊,乞照详事。
南朝宋-范晔-五一-《后汉书·庞参传》:(樊準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鸮。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夫以一臣之身,折方面之难者,选用得也。
西晋-陈寿-五四-《三国志》:(吕)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禽。(孙)权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鸮。”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馀皆释放,复为平民。
故事
南朝梁-萧统--《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元-佚名--《元典章·吏部六·令史》:日近之间,江南大小诸衙门,不思“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之意,其于吏员不为精择,依例选用,往往推称旧弊,乞照详事。
南朝宋-范晔-五一-《后汉书·庞参传》:(樊準上疏荐参曰)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鸮。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夫以一臣之身,折方面之难者,选用得也。
西晋-陈寿-五四-《三国志》:(吕)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禽。(孙)权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鸮。”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馀皆释放,复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