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
拼音
bì guān suǒ guó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详细解释
- 【解释】: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出自】:《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示例】: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柯灵《序》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
按字解释
闭关:封闭关口。
锁:封锁。
国:国家。
词典解释
闭关锁国-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閉關鎖國
闭关锁国-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闭关锁国bìɡuān-suǒɡuó
闭塞关口,封锁国境,不跟外国往来。
出处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引证
现当代-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现代-毛泽东--《矛盾论》: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当代-秦牧--《外来词的吸收与消化》:在这样的语言问题上,同样需要两条路线的斗争:既反对“闭关锁国”,惟我独尊,也反对崇洋媚外,认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
清-严复译--《原富·戊下》:议者知务农矣,而又为闭关锁国之说,又于一切电报、铁轨、通商之事,皆深恶而痛绝之,不知使货出于地,而莫与为通。
现当代-陈翰笙--《面向世界必须了解世界》:建国三十年来……我们闭关锁国,孤陋寡闻,重复了别国犯过的一些错误,不免走了一些弯路。
当代-佚名--《苏联东欧问题译丛》:实际上,“闭关锁国”从来就不是苏联的对外政策,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与“闭关锁国”毫无共同之处。
故事
现当代-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现代-毛泽东--《矛盾论》: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
当代-秦牧--《外来词的吸收与消化》:在这样的语言问题上,同样需要两条路线的斗争:既反对“闭关锁国”,惟我独尊,也反对崇洋媚外,认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
清-严复译--《原富·戊下》:议者知务农矣,而又为闭关锁国之说,又于一切电报、铁轨、通商之事,皆深恶而痛绝之,不知使货出于地,而莫与为通。
现当代-陈翰笙--《面向世界必须了解世界》:建国三十年来……我们闭关锁国,孤陋寡闻,重复了别国犯过的一些错误,不免走了一些弯路。
当代-佚名--《苏联东欧问题译丛》:实际上,“闭关锁国”从来就不是苏联的对外政策,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与“闭关锁国”毫无共同之处。
造句
bì guān suǒ guó
1、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就必须开放搞活,决不能闭关锁国。
2、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3、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针,再也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老路。
4、闭关锁国会导致经济的落后,不能得到沟通。
5、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改革开放,而不能闭关锁国。
6、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严重不对的。
7、我们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排外。
8、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只能使人民孤陋寡闻,国家贫穷落后。
9、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10、闭关锁国意味着一个国家将会死亡和毁灭.
11、MacDonald故意偏离航线,靠近闭关锁国的日本.
12、除非改革开放到此为止,从此再闭关锁国!
13、晚清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封禁了人们的眼界和思想.
14、中国皇帝试图制止鸦片贸易,希望能够闭关锁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
15、这种闭关锁国的日子.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但也只剩下12个月.
16、当我们闭关锁国时,你们用毒品来打开我们的市场.
17、1717年,乾隆皇帝下令闭关锁国,乃是为了锁住邪龙气运,不在反噬满清王朝。
18、闭关锁国,吸百姓膏粱,敲黎民髓脂,尽天下资财,养一族骄奢。
19、我在天朝,不是那个闭关锁国的天朝,而是真正四方来贺的天朝!
接龙
国步艰难 难上加难 难乎其难 难乎为情 情不自禁 禁网疏阔 阔论高谈 谈笑风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bì guān suǒ guó
1、[故步自封]gù bù zì fēng
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2、[闭关自守]bì guān zì shǒu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反义词
bì guān suǒ guó
1、[门户开放]mén hù kāi fàng
美国侵略旧中国的一种政策。19世纪末,美国在侵略中国的争夺中受到英、法、德、日、俄等帝国主义的排挤,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这些国家提出,美国承认各国对中国的侵略和划分的势力范围,要求在中国全境分享各国侵略中国所攫取的一切权利,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1921年英、美、法等国策划的华盛顿会议确认了这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