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石室
拼音
jīn guì shí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n的字 拼音为kuì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ku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详细解释
- 【解释】: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 【示例】: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间。
◎章炳麟《订孔上》
按字解释
金:金属总称。
匮:柜子。
石: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室:房屋;宅舍。
词典解释
金匮石室-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金匱石室
金匮石室-汉语大词典金匮石室古时保存书契文献之处。
●《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颜师古注:“如淳曰:‘金匮,犹金縢也。’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宋叶适《巩仲至墓志铭》:“自上世有金匮石室之藏,或达书命,谕意指,皆选文学博雅之士。”
●章炳麟《<实学报>叙》:“遭世混浊,淄缟罔辨,金匮石室之气浊,而山林之气清。”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引证
近代-章炳麟--《订孔上》: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
东汉-班固等--《汉书·高帝纪下》一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颜师古注:“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唐-李华--《著作郎厅壁记》:太史公既殁,其子迁,缄金匮石室之文焉。
清-戴名世--《与余生书》:终明之世,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详,毁誉失实。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届行临时选举之日,由代行或摄行大总统之职权者,咨行大总统临时选举会会长,指任会员十人,监视开启尊藏金匮石室,恭领金匮到会,当众宣布。
故事
近代-章炳麟--《订孔上》: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
东汉-班固等--《汉书·高帝纪下》一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颜师古注:“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
唐-李华--《著作郎厅壁记》:太史公既殁,其子迁,缄金匮石室之文焉。
清-戴名世--《与余生书》:终明之世,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详,毁誉失实。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届行临时选举之日,由代行或摄行大总统之职权者,咨行大总统临时选举会会长,指任会员十人,监视开启尊藏金匮石室,恭领金匮到会,当众宣布。
造句
jīn guì shí shì
1、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 ◎章炳麟《订孔上》
接龙
室如悬罄 罄竹难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jīn guì shí shì
1、[石室金匮]shí shì jīn guì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