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之木
拼音
fěi bàng zhī m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ěi的字 拼音为bàng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fei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mu的字基础解释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详细解释
- 【解释】: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 【出自】:《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按字解释
诽谤:引以为谏言。
之: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木:木牌。
词典解释
诽谤之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誹謗之木
诽谤之木-中华成语大词典诽谤之木
【拼音】:fěi bàng zhī mù
解释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出处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让人写谏言的木牌
出处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引证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霞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7.12:远在尧舜之时,就有了供民议政之缺失的“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故事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霞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7.12:远在尧舜之时,就有了供民议政之缺失的“进善之旌,诽谤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