袟
拼音
zhì笔顺
丶 ㇇ 丨 丿 丶 丿 一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装剑的套子。 2.古同“帙”。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袟-康熙字典袟
【申集下】【衣字部】 袟
★【集韻】直質切,音秩。【類篇】劒衣也。
◎又【博雅】程也。
◎又【韻會】與秩通。【唐書·蕭至忠傳】官秩益輕。【杜甫·朝享太廟賦】六宮咸秩。
◎又【玉篇】與袠同。
1、袟讀音:直質切,音秩,質韻。釋文:
❶劒衣。見《集韻》。
❷程也。見《廣雅釋言》。《疏證》:~、通作秩。又作豒。秩與程、古聲義竝同。說文。程、品也、又云。豒、爵之次第也。引堯典平豒東作。今本作平秩。史記五帝紀作便程。
❸同袠。見《玉篇》。
〔按經典釋文序。合爲三~三十卷。三~、猶今云三函也〕。
2、帙讀音:直質切,音秩,質韻。釋文:
❶書衣也。或从衣作袠。見《說文》。《段注》:陸德明撰經典釋文三十卷。合爲三~。今人曰~。
❷小槖也。見《玉篇》。
〔按舊字典引玉篇作小囊也〕。
❸次序也。見《韻會》。
❹人姓。出纂文。見《韻會》。
3、袠讀音:直質切,音秩,質韻。釋文:
❶帙或字。見《說文巾部》。
〔按說文、帙。書衣也。廣雅釋器。裛謂之~。疏證引說文。裛、書囊也。据是。~又與裛同〕。
❷囊也。《禮記內則》:施縏~。
〔疏〕:~、刺也。以鍼刺~而爲縏囊。故云縏~也。
❸同秩。《野客叢書》:白居易詩。年開第七~。是以十年爲一~。
❹姓也。見《類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负袟]fù zhì
见“负帙”。
2、[巨袟]jù zhì
见“巨帙”。
3、[爵袟]jué zhì
见“爵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