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害民
拼音
dù guó hài mí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ù的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hài的字 拼音为mín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 拼音为min的字基础解释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详细解释
- 【解释】: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蠹:损害。
国:国家。
害民:伤害人民。
词典解释
蠹国害民-中华成语大词典蠹国害民
【拼音】:dù guó hài mín
解释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示例
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怨气腾天。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近义词
祸国殃民、蠹国殃民、蠹国病民
反义词
安邦定国
语法
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蠹国害民危害国家和人民。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昭(司马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诏谕士民:‘自今庶事并遵用祖宗旧制,凡蠹国害民之事,一切寝罢。’”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安中(王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事,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引证
清-张廷玉等--《明史·王宗茂传》:与其开卖官鬻爵之令以助边,盍去此蠹国害民之贼,籍其家以纾患也。
明-佚名--《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一一九回-《三国演义》:昭(司马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明-冯梦龙-卷四-《警世通言》: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南宋-朱熹、黎靖德-五六-《朱子语类》:不好之人并起而居高位,执进退黜陟之权,尽做出不好事来,则国之丧亡无日矣,所以谓之“贼民”。蠹国害民,非贼而何!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不肖之人乘时射利,进其身于朝廷,人皆知其污佞,蠹国害民,为天下毒孽久矣!
宋-杨时--《上钦宗皇帝其七》:臣伏见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
故事
清-张廷玉等--《明史·王宗茂传》:与其开卖官鬻爵之令以助边,盍去此蠹国害民之贼,籍其家以纾患也。
明-佚名--《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一一九回-《三国演义》:昭(司马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明-冯梦龙-卷四-《警世通言》: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南宋-朱熹、黎靖德-五六-《朱子语类》:不好之人并起而居高位,执进退黜陟之权,尽做出不好事来,则国之丧亡无日矣,所以谓之“贼民”。蠹国害民,非贼而何!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不肖之人乘时射利,进其身于朝廷,人皆知其污佞,蠹国害民,为天下毒孽久矣!
宋-杨时--《上钦宗皇帝其七》:臣伏见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
造句
接龙
民不聊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dù guó hài mín
1、[祸国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
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2、[蠹国病民]dù guó bìng mín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3、[蠹国殃民]dù guó yāng mín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