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心之疾
拼音
fù xīn zhī j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详细解释
- 【解释】: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 【出自】:《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 【示例】:陛下只知行乐欢娱,歌舞宴赏,作一己之乐,致万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乐,而先有腹心之患矣。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十八回 -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按字解释
腹:
心: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之:助词,用于连接前后两个词语。
疾:指疾病、病患。
词典解释
腹心之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腹心之疾ㄈㄨˋ ㄒㄧㄣ ㄓ ㄐㄧˊfù xīn zhī jí隱密或致命的禍患。《左傳.哀公六年》:「余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今天下多事,置白承福等部落在太原,乃異日腹心之疾,不如因事圖之。」也作「腹心之患」、「心腹之患」、「心腹之疾」、「心腹之憂」。
腹心之疾-辞源3【腹心之疾】生於腹心之病。喻深患。左傳 哀六年:“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國語 吳:“越之在 吳也,猶人之有腹心之疾也。”亦省作“腹心疾”。史記六八 商君傳:“秦之與 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 魏并 秦,秦卽并 魏。”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引证
唐-房玄龄等--《晋书·殷仲文传》:时属慕容超南侵,无忌言于刘裕曰:“桓胤、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虏不足为忧。”
宋-邵伯温-卷一〇-《邵氏闻见录》:苟非其人,则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治之惟恐不及,顾可缓耶?
明-冯梦龙-八九回-《东周列国志》:秦、魏比邻之国,秦之有魏,犹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其势不两存明矣。
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故事
唐-房玄龄等--《晋书·殷仲文传》:时属慕容超南侵,无忌言于刘裕曰:“桓胤、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虏不足为忧。”
宋-邵伯温-卷一〇-《邵氏闻见录》:苟非其人,则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治之惟恐不及,顾可缓耶?
明-冯梦龙-八九回-《东周列国志》:秦、魏比邻之国,秦之有魏,犹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其势不两存明矣。
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造句
接龙
疾病相扶 扶摇直上 上下交困 困兽犹斗 斗志昂扬 扬长而去 去住两难 难上加难 难乎其难 难乎为情 情不自禁 禁网疏阔 阔论高谈 谈笑风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组词
近义词
fù xīn zhī jí
1、[心腹之患]xīn fù zhī huàn
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2、[腹心之患]fù xīn zhī huàn
比喻严重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