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
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jīng的字 拼音为pàn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jing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基础解释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详细解释
- 【解释】: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 【出自】: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 【示例】: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他绝对不愿意到上海。
◎茅盾《子夜》一 -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背离正道
按字解释
离经:脱离正轨。
叛道:背叛正道。
词典解释
离经叛道-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離經叛道
离经叛道-汉语大词典离经叛道见“离经畔道”。
出处
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引证
清-李百川-七回-《绿野仙踪》:此刻若逐你于门墙之外,有失我不欲人加我之意;然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见知之统,继惟精惟一之传,岂可容离经叛道辈,乱我先王典章!
现代-茅盾-一-《子夜》: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当代-王小鹰-一四-《丹青引》:再则若是先生赏识我那些画,我是巴不得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只恐先生不屑一顾,以为我离经叛道,辱了他的名望。
现代-曹靖华--《飞花集·“五四”琐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件地覆天翻的大事。不管是当时卫道的遗老,也不管是离经叛道的青年,对“五四”的惊雷,能无动于衷的,可说少有的。
清-陈天华-第三回-《狮子吼》:他讲了多年的汉学,所著的书有八九种,都是申明古制,提倡忠孝的宗旨。视讲洋务者若仇,以为这些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盛世所不容。
明-袁无涯--《忠义水浒全书发凡》:今世小说家杂出,多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故事
清-李百川-七回-《绿野仙踪》:此刻若逐你于门墙之外,有失我不欲人加我之意;然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见知之统,继惟精惟一之传,岂可容离经叛道辈,乱我先王典章!
现代-茅盾-一-《子夜》: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当代-王小鹰-一四-《丹青引》:再则若是先生赏识我那些画,我是巴不得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只恐先生不屑一顾,以为我离经叛道,辱了他的名望。
现代-曹靖华--《飞花集·“五四”琐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件地覆天翻的大事。不管是当时卫道的遗老,也不管是离经叛道的青年,对“五四”的惊雷,能无动于衷的,可说少有的。
清-陈天华-第三回-《狮子吼》:他讲了多年的汉学,所著的书有八九种,都是申明古制,提倡忠孝的宗旨。视讲洋务者若仇,以为这些人离经叛道,用夷变夏,盛世所不容。
明-袁无涯--《忠义水浒全书发凡》:今世小说家杂出,多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造句
lí jīng pàn dào
1、李洪志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离经叛道。
2、哥白尼的“日心说”曾被教会诋为离经叛道。
接龙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lí jīng pàn dào
1、[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2、[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3、[不落俗套]bù luò sú tào
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反义词
lí jīng pàn dào
1、[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2、[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3、[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
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4、[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5、[拨乱反正]bō luàn fǎn zhèng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6、[忠贞不渝]zhōng zhēn bù yú
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7、[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