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知书
拼音
mù bù zhī shū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详细解释
- 【解释】: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按字解释
目:眼睛。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知:知道,明了。
书:成本儿的著作。
词典解释
目不知书-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目不知書
目不知书-中华成语大词典目不知书
【拼音】:mù bù zhī shū
解释
指不会读书写文章。
出处
《旧唐书·哀帝纪》:“楷目不知书,手仅能执笔,其文罗衮作也。”
示例
禄山~,虽有军功,岂即可升为宰相?此制若下,臣恐四夷将轻视朝廷呢。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四十九回
近义词
目不识书
反义词
满腹经纶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
出处
引证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
唐-刘肃--《大唐新语·识量》:仙客起自胥吏,目不知书。韩信淮阴一壮士耳,羞与绛、灌同列。陛下必用仙客,臣亦耻之。
元-陆文圭--《朱家传》:且彼惟目不知书故抵此,则读书而行市人者,虽与朱家执鞭,亦何辞焉?
明-凌濛初-卷二四-《二刻拍案惊奇》:某乃山东鄙人,布衣贱士,生世四十,目不知书。
清-赵翼--《金川门》诗:目不知书性有书,每就儒生讲经史。
近代-蔡东藩-第四十九回-《唐史演义》:禄山目不知书,虽有军功,岂即可升为宰相?此制若下,臣恐四夷将轻视朝廷呢。
故事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
唐-刘肃--《大唐新语·识量》:仙客起自胥吏,目不知书。韩信淮阴一壮士耳,羞与绛、灌同列。陛下必用仙客,臣亦耻之。
元-陆文圭--《朱家传》:且彼惟目不知书故抵此,则读书而行市人者,虽与朱家执鞭,亦何辞焉?
明-凌濛初-卷二四-《二刻拍案惊奇》:某乃山东鄙人,布衣贱士,生世四十,目不知书。
清-赵翼--《金川门》诗:目不知书性有书,每就儒生讲经史。
近代-蔡东藩-第四十九回-《唐史演义》:禄山目不知书,虽有军功,岂即可升为宰相?此制若下,臣恐四夷将轻视朝廷呢。
造句
接龙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mù bù zhī shū
1、[目不识书]mù bù shí shū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