楅
拼音
bī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bī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顶人的横木:“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衡。” 2.古代行乡射礼时插箭的器具:“命弟子设~。” 3.木门后用以连结门板的横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楅-中華語文大辭典楅ㄅ丨ˋbìㄅ丨bī〈書〉古代盛放弓箭的器具。[例]命弟子設~(《儀禮‧鄉射禮》)。
楅-漢語大字典楅
《説文》:“楅,以木有所逼束也。从木,畐聲。《詩》曰:‘夏而楅衡。’”
bī 《廣韻》彼側切,入職幫。又方六切。職部。
(1)加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説文·木部》:“楅,以木有所逼束也。”徐鍇繫傳:“楅衡以防牛觸人,故以一木横於角耑也。衡,横也。”《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設其楅衡。”鄭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觸人。’玄謂:楅設於角,衡設於鼻,如椵狀也。”宋蘇洵《御將》:“蹄者可馭以羈紲,觸者可拘以楅衡。”又约束。《廣韻·職韻》:“楅,束也。”《詩·魯頌·閟宫》:“秋而載嘗,夏而楅衡。”毛傳:“楅衡,設牛角以楅之也。”陸德明釋文:“楅,逼也。”唐來鵠《聖政紀頌》:“君有道乎?臣有謨歟?有道有謨,在聖政紀書,一體列秩,用力翼戴,析楅去枚,絶防無礙。”
(2)古代插箭的器具。《集韻·職韻》:“楅,所以庋矢也。”《儀禮·鄉射禮》:“命弟子設楅。”鄭玄注:“楅,猶幅也。所以承笴齊矢者。”賈公彦疏:“訓楅為幅者,義取若布帛有邊幅,整齊之意,故云‘所以承笴齊矢’。”《新唐書·禮樂志六》:“若特射無侍射之人,則不設楅,不陳賞罰。”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二:“此大射不言授,而總衆弓矢楅皆適次。”
(3)木门后用以连结门板的横衬。宋李誡《營造法式·小木作制度·版門》:“楅,廣八分,厚五分。”原注:“襯關楅同。用楅之數,若門高七尺以下用五楅,高八尺至一丈三尺用七楅……高二丈三尺至二丈四尺用十三楅。”又《小木作制度·烏頭門》:“門後用羅文楅。”原注:“左右結角斜安,當心絞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ī
1、[楅室]bī shì
烘焙咸鱼之室。
2、[楅衡]bī héng
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