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朴
拼音
wú míng zhī p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pǔ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pu的字基础解释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详细解释
- 【解释】: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按字解释
无名:没有名称或名声。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朴实,朴素。
词典解释
无名之朴-中华成语大词典无名之朴
【拼音】:wú míng zhī pǔ
解释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示例
近义词
无名之璞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无名之朴亦作“无名之璞”。
1.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唐元稹《镇圭赋》:“苟能据于道而依于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
2.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晋傅玄《赠扶风马钧序》:“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出处
引证
唐-元稹--《镇圭赋》:苟能据于道而依于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
故事
唐-元稹--《镇圭赋》:苟能据于道而依于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
造句
接龙
朴斫之材 材能兼备 备而不用 用心良苦 苦不可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wú míng zhī pǔ
1、[无名之璞]wú míng zhī pú
指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同“无名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