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断发
拼音
wén shēn duàn f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én的字 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duàn的字 拼音为fà的字 拼音为we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 拼音为fa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详细解释
- 【解释】: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按字解释
文身: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
断发:截短头发;剪断头发。
词典解释
文身断发-中华成语大词典文身断发
【拼音】:wén shēn duàn fā
解释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出处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示例
近义词
文身剪发、被发文身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亦作“文身翦发”、“文身剪发”。
●《韩诗外传》卷八:“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翦发而后处焉。”
●汉刘向《说苑·善说》:“越文身剪发,范蠡、大夫种出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引证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清-无名氏-一五回-《说呼全传》:文身断发贡苍茅,不反南人格有苗。竭力致身分次弟,先职子职后登朝。
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清-无名氏-一五回-《说呼全传》:文身断发贡苍茅,不反南人格有苗。竭力致身分次弟,先职子职后登朝。
造句
接龙
发硎新试 试才录用 用心良苦 苦不可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wén shēn duàn fā
1、[被发文身]pī fà wén shēn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2、[文身剪发]wén shēn jiǎn fā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