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以石
拼音
gōng yù yǐ sh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语本《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谓加工玉璞要借用它山之石,后用以喻以人之长,治己之短。《後汉书·王符传》:“且攻玉以石,洗金以鹽……智者弃短取長,以致其功。”参见“ 攻玉 ”。详细解释
- 【解释】:语本《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谓加工玉璞要借用它山之石,后用以喻以人之长,治己之短。《後汉书·王符传》:“且攻玉以石,洗金以鹽……智者弃短取長,以致其功。”参见“ 攻玉 ”。
按字解释
攻:加工,制造。
玉:矿物名,又叫玉石,质地细腻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制装饰品或做雕刻材料。
以:借用。
石: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
词典解释
攻玉以石-中华成语大词典攻玉以石
【拼音】:gōng yù yǐ shí
解释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示例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攻玉以石语本《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谓加工玉璞要借用它山之石,后用以喻以人之长,治己之短。
●《后汉书·王符传》:“且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参见“攻玉”。
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且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清-顺治--《资政要览》:攻玉以石,浣布以灰。学必珍其所藉。
故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且攻玉以石,洗金以盐……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清-顺治--《资政要览》:攻玉以石,浣布以灰。学必珍其所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