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锅问到底
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ǎ的字 拼音为pò的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guō的字 拼音为wèn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dǐ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po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wen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出自】: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示例】: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
◎巴金《团圆》 -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按字解释
打:击打。
破:碎,不完整。
问: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
到底:最下面的部分。
词典解释
打破沙锅问到底-中华成语大词典打破沙锅问到底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释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示例
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 ★巴金《团圆》
近义词
打破沙锅璺到底
反义词
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语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英文
insist on getting to the bottom of something
日文
とことんまで問 (と)いただす
法文
aller au fond du problème
俄文
докáпываться до сути дéла
打破沙锅问到底同“打破砂锅璺到底”。
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引证
现当代-巴金--《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现代-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我们必须绞脑筋,打破砂锅问到底。
现当代-冯伊湄-四三-《未完成的画》:问的人打破沙锅问到底,被问的一点也不嫌烦。
元-王实甫-第二折-《破窑记》: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故事
现当代-巴金--《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现代-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我们必须绞脑筋,打破砂锅问到底。
现当代-冯伊湄-四三-《未完成的画》:问的人打破沙锅问到底,被问的一点也不嫌烦。
元-王实甫-第二折-《破窑记》: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造句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1、我希望同学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学精神,不要侷限于一知半解。
2、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接龙
底死谩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1、[打破沙锅璺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亦作“ 打破砂鍋璺到底 ”。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语本 宋 黄庭坚 《拙轩颂》:“覔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爲蛇畫足,何况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 吕蒙正 云]端的是誰打了來?[正旦唱]打破砂鍋璺到底,俺爺抱着一套御寒衣,他兩口兒都來到這裏。”《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就讓姐姐裝糊塗不言語,我可也‘打破沙鍋璺到底’,問明白了,我好去回我公婆的話。”
反义词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1、[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2、[浅尝辄止]qiǎn cháng zhé zhǐ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