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ì

笔顺

𠃋 𠄌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基础解释

古称猪为彘。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矢声,其余象猪头、脚。本义: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2. 同本义

    彘,豕也。后蹏废谓之彘。——《说文》

    彘,猪也。——《小尔雅》

    食黍与彘。——《礼记·月令》。注:“水畜也。”

    彘者,北方之牲也。——《贾子胎教》

    竹山有兽焉,名曰毫彘。——《西山经》。注:“貆猪也。吴楚呼鸾猪。”

    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鸡豚狗彘。——《孟子·梁惠王上》

    赐之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3. 与一生彘肩。

  4. 加彘肩上。

    又如:彘狗不如;如彘牢;猪圈),(彘肩(即肘子。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分);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5. 地名,故址在今山西霍县东北 [Zhi,anc.place's name]

    三年,乃流王[ 厉王]于 彘。——《国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彘-中華語文大辭典

彘彘ㄓˋzhì1.〈書〉豬。[例]母~∣~肩(豬肘子)。2.姓。

彘-辞源3

【彘】12画 2771·2 zhì  ㄓˋ  直例切,去,祭韻,澄。月部。㊀豬。孟子 盡心上:“五母雞,二母彘。”方言八:“豬,……關東西或謂之彘。”㊁地名。國語 周上:“三年,乃流 (厲)王於 彘。”彘,晉地。漢置縣,屬 河東郡,後漢改 永安。隋改爲 霍邑。故址在今 山西 霍州市西。參閲 漢書 地理志上、後漢書 郡國志一。㊂姓。春秋 士會支子 士魴,食邑於 彘,爲 彘恭子,後以爲氏。參閲 國語 晉七、元和姓纂八 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人彘]rén zhì

1.汉高祖宠幸戚夫人,高祖死,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名曰“人彘”。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2.犹言猪仔。指清末被骗往海外作苦工的华工。因当时极受虐待,形同贩卖,故云。

2、[彘颅]zhì lú

见“彘首”。

3、[野彘]yě zhì

即野猪。

4、[贲彘]bēn zhì

即獖豕。阉割过的公猪。賁,通“獖”。

5、[犬彘]quǎn zhì

1.狗和猪。 2.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6、[彘牢]zhì láo

猪圈。

7、[豪彘]háo zhì

即豪猪。

8、[彘卢]zhì lú

见“彘首”。

9、[彘肩]zhì jiān

即肘子。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分。

10、[彘首]zhì shǒu

亦称“彘卢”。亦称“彘颅”。草名。又名天名精。

11、[猪彘]zhū zhì

指猪。

12、[田彘]tián zhì

田豕。

13、[豕彘]shǐ zhì

即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墨翟 非儒,目以豕彘; 孟軻 讥 墨 ,比诸禽兽。”

14、[毫彘]háo zhì

即豪猪。

15、[衆彘]zhòng zhì

比喻众谗人。汉 袁康《越绝书·请籴内传》:“子事 太宰嚭,又不图邦权,而惑吾君王;君王之不省也,而听众彘之言,君王忘邦,嚭 之罪也。”亦作“众豕”。汉 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王不亲辅弼之臣,而亲众豕之言,是吾命短也。”

16、[赤彘]chì zhì

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一:“汉武帝 未诞之时,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 崇兰阁,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 崇阑阁 为 猗兰殿。”后用为帝王诞育之兆。

17、[众彘]zhòng zhì

比喻众谗人。

18、[牢彘]láo zhì

用猪作的牺牲。

19、[彘豪]zhì háo

猪颈部的长毛,猪鬃。

20、[乳彘]rǔ zhì

育仔的母猪。

21、[牛彘胞]niú zhì bāo

用猪、牛膀胱充气制成的球。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书画技艺·蹴鞠》:“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然或俚俗数少年簇围而蹴之,终无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亦谓为筑毬鞠也。”

22、[行若狗彘]xíng ruò gǒu zhì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23、[杀彘教子]shā zhì jiào zǐ

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24、[依斟流彘]yī zhēn liú zhì

《史记·夏本纪》“帝相 崩,子 帝少康 立”张守节 正义引《帝王纪》曰:“帝相 徙于 商丘,依同姓诸侯 斟寻。羿 恃其善射……使 奡 帅师灭 斟灌、斟寻,杀 夏帝相。”《国语·周语上》:“厉王 虐,国人谤王。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卫 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於 彘。”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后汉书·桓帝纪论》:“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姦锋,虽愿依 斟 流 彘,亦不可得已。”李贤 注:“言帝宠幸宦竖,令执威权,赖忠臣 李膺 等竭力諫争,以免篡弑之祸。不然,则虽愿如 夏相 依 斟,周王 流 彘,不可得也。”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彘的反义词 彘的近义词 彘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彘能组什么词
  • 彘能组什么词语
  • 彘可以组什么词
  • 彘可以组什么词语
  • 彘字可以组什么词
  • 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彘字能组什么词
  • 彘字能组什么词语
  • 彘字开头的成语
  • 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