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
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ǔ的字 拼音为fǎ的字 拼音为hū的字 拼音为shàng的字 拼音为qu的字 拼音为fa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基础解释
指效法于精湛、高超的学识技艺等。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取法:取为法则。
乎:于。
上:等级和质量高的。
词典解释
取法乎上-中华成语大词典取法乎上
【拼音】:qǔ fǎ hū shàng
解释
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
出处
唐·李世民《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示例
诗宗韩、杜、苏三家,自是~之意。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一百二十九
近义词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取法乎上備註頻3書中國成語大辭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活用成語分類辭典(上)(下)號FL00000039216
出处
①唐太宗《帝范》卷四引证
清-袁枚-卷一百二十九-《小仓山房尺牍》:诗宗韩、杜、苏三家,自是取法乎上之意。
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人之所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而况中人之事,其可不尽心乎。
清-陈廷焯-卷三-《白雨斋词话》:近人慑于陈、朱之名,以为国朝冠冕。不知陈、朱不过偏至之诣,有志于古者,尚宜取法乎上。
现代-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故事
清-袁枚-卷一百二十九-《小仓山房尺牍》:诗宗韩、杜、苏三家,自是取法乎上之意。
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人之所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而况中人之事,其可不尽心乎。
清-陈廷焯-卷三-《白雨斋词话》:近人慑于陈、朱之名,以为国朝冠冕。不知陈、朱不过偏至之诣,有志于古者,尚宜取法乎上。
现代-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造句
接龙
上下交困 困兽犹斗 斗志昂扬 扬长而去 去住两难 难上加难 难乎其难 难乎为情 情不自禁 禁网疏阔 阔论高谈 谈笑风生 生财有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组词
近义词
qǔ fǎ hū shàng
1、[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