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荛之言
拼音
chú ráo zhī y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ú的字 拼音为ráo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rao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详细解释
- 【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出自】:《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示例】:巧匠何曾弃樗栎,~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按字解释
刍:割草。
荛:采柴草的人。
之:助词,表示“的”的意思。
言:表示话语、言辞。
词典解释
刍荛之言-中华成语大词典刍荛之言
【拼音】:chú ráo zhī yán
解释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示例
巧匠何曾弃樗栎,~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近义词
刍荛之见
反义词
远见卓识
语法
作宾语;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英文
shallow remark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引证
宋-李清照-诗-《上枢密韩肖胄》: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宋-苏舜钦--《苏舜钦集·一一·火疏》:精心念政刑之失,虚怀收刍荛之言。
清-严可均--《全梁文》:是以刍荛之言,择於廊庙者也。
故事
宋-李清照-诗-《上枢密韩肖胄》: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宋-苏舜钦--《苏舜钦集·一一·火疏》:精心念政刑之失,虚怀收刍荛之言。
清-严可均--《全梁文》:是以刍荛之言,择於廊庙者也。
造句
chú ráo zhī yán
1、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