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加额
拼音
yǐ shǒu jiā 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jiā的字 拼音为é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详细解释
- 【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 【出自】: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 【示例】: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称庄公之孝。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以:用,拿,把,将。
手: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加:放置。
额:额头。
词典解释
以手加额-中华成语大词典以手加额
【拼音】:yǐ shǒu jiā é
解释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出处
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示例
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称庄公之孝。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近义词
额首相庆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人的神态
以手加额古人用手搁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原为“指额”,后作“加额”。
●《晋书·石勒载记下》:“勒见曜(刘曜)无守军,大悦,举手指天,又自指额曰:‘天也!’”
按,《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作“举手指天复加额”。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名臣》:“司马温公忠厚正直,出于天性,终始一节,故得天下之望。居洛十五年,天下之人,日望以为相。神宗上仙,公(司马光)赴阙哭临。卫士见公,皆以手加额曰:‘司马相公也!’”
●《水浒传》第八二回:“宋江大喜,以手加额道:‘宋江等再生之幸!’”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
出处
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引证
明-冯梦龙-第四回-《东周列国志》: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以手加额,称庄公之孝。
宋-陈亮--《与张定叟侍郎》:近者晦庵入奏事,侍郎适还从班,行都父老莫不以手加额,不敢以意分先后。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名臣》:【司马光】居洛十五年,天下之人,日望以为相。神宗上仙,公赴阙哭临。卫士见公,皆以手加额曰:“司马相公也。”
明-冯梦龙-卷二五-《醒世恒言》:白氏问了详细,知得丈夫中了头名状元,以手加额,对天拜谢。
现代-贺绪林-四一-《昨夜风雨》:徐云卿以手加额,长嘘了一口气,喃喃自语:“此人一除,取了一块压在我心头的石头呵。”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上·懿安郭太后》:(周)墀就(白)敏中,厅问其事,(王)皞益不挠。墀以手加额于皞,赏其孤直。
宋-苏轼--《苏东坡集·三六·司马温公行状》:神宗崩,公赴阙临,卫士见公人,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十二回-《水浒传》: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授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
故事
明-冯梦龙-第四回-《东周列国志》: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以手加额,称庄公之孝。
宋-陈亮--《与张定叟侍郎》:近者晦庵入奏事,侍郎适还从班,行都父老莫不以手加额,不敢以意分先后。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名臣》:【司马光】居洛十五年,天下之人,日望以为相。神宗上仙,公赴阙哭临。卫士见公,皆以手加额曰:“司马相公也。”
明-冯梦龙-卷二五-《醒世恒言》:白氏问了详细,知得丈夫中了头名状元,以手加额,对天拜谢。
现代-贺绪林-四一-《昨夜风雨》:徐云卿以手加额,长嘘了一口气,喃喃自语:“此人一除,取了一块压在我心头的石头呵。”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上·懿安郭太后》:(周)墀就(白)敏中,厅问其事,(王)皞益不挠。墀以手加额于皞,赏其孤直。
宋-苏轼--《苏东坡集·三六·司马温公行状》:神宗崩,公赴阙临,卫士见公人,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十二回-《水浒传》: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授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
造句
yǐ shǒu jiā é
1、有些文章不过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如同以手加额,毫无价值。
接龙
额手称颂 颂声载道 道貌岸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不及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文并茂 茂林修竹 竹篮打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yǐ shǒu jiā é
1、[额手称庆]é shǒu chēng qìng
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2、[额手相庆]é shǒu xiāng qìng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同“额手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