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ǐ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2.刺激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guard of honour's name]。

    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动〉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2. 刺激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戟-中華語文大辭典

戟ㄐ丨ˇjǐ古代兵器名。長柄,柄前有直刃,旁有月牙形橫刃,是戈和矛的混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

戟-中華大字典

1、戟讀音:訖逆切,音㻷,陌韻。釋文:
❶本作馄。《說文》:馄。有枝兵也。从戈。榦省。周禮~長丈六尺。見《說文》。《段注》:兵者、械也。枝者木別生條也。~爲有枝之兵。則非若戈之平頭。而亦非直刃似木枝之衺出也。
❷格也。旁有枝格也。見《釋名釋兵》。
❸~手。义手罵詈也。《左哀二十五年傳》:公~其手曰。必斷而足。
❹女~。地名。《國策秦策》:秦舉安邑而塞女~。
 〔注〕:女~、在太行西。
 〔按當在今山西安邑縣境〕。
❺大~。藥名。見《本草綱目》。
❻巴~。藥名。見《本草綱目》。
❼通棘。《禮記明堂位》:越棘大弓。
 〔注〕:棘、~、同。
2、戟釋文:馄俗字。見《字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戟指]jǐ zhǐ

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形像戟一样。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2、[幡戟]fān jǐ

旌旗和棨戟。泛指前驱仪仗。

3、[戟级]jǐ jí

犹戟节。本指仪仗,借指显贵气派。

4、[荷戟]hè jǐ

引自《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荷戟,指背负着戟。

5、[手戟]shǒu jǐ

古代兵器。小戟。

6、[金戟]jīn jǐ

金饰的戟。

7、[戟支]jǐ zhī

亦作“戟枝”。戟上横出的刃。

8、[傍戟]bàng jǐ

谓将戟倒转,指向自己所在的阵营。傍,通“方”。

9、[长戟]cháng jǐ

1.古兵器名。长柄的戟。 2.借指兵卒。

10、[陛戟]bì jǐ

谓持戟侍卫于殿阶两侧。

11、[戟髯]jǐ rán

戟形的须髯。

12、[戟架]jǐ jià

插戟的架子。

13、[赐戟]cì jǐ

唐 代一品之门设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

14、[戟气]jǐ qì

日晕时周围出现似戟的光。《清史稿·天文志十三》:“日生六交晕者,康熙 十七年正月丁酉兼两珥,背、抱、戟、纽四气。二十八年十二月己丑兼两珥、背气、左右戟气。”《清史稿·天文志十三》:“二十九年正月甲辰兼抱气、背气、戟气。”

15、[戟决]jǐ jué

犹冲决,突破。

16、[戟牙]jǐ yá

即戟支。

17、[戟槊]jǐ shuò

亦作“戟矟”。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情上李相公十六韵》:“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唐 王建《和胡将军寓直》:“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鉤栏。”《宋史·舆服志二》:“太宗 淳化 二年,詔诸道州、府、军、监奏乞鼓角戟矟。”

18、[戟张]jǐ zhāng

形容须髯张开如戟。

19、[走戟]zǒu jǐ

谓使戟盘旋回转,快速如飞。《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妖贼犬羊万计,絳头毛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胡三省 注:“又善舞戟,左奔右赴,为刺敌之势;又环身盘戟,回转如縈;又以戟矜柱地,跳过矜上,特为儇捷,此所谓走戟也。”清 徐葵《马将军歌》:“跳刀走戟何纷纷,十盪十决奔如云。”

20、[靸戟]sǎ jǐ

古兵器。皇帝及后妃的仪仗之一。

21、[电戟]diàn jǐ

雪亮闪光的兵器。

22、[车戟]chē jǐ

车上插置的戟。

23、[油戟]yóu jǐ

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

24、[戟吻]jǐ wěn

刺口。指苦涩的味道。

25、[戟刺]jǐ cì

刺激。

26、[旌戟]jīng jǐ

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2.借指贵官。

27、[横戟]héng jǐ

把戟横置。

28、[倳戟]zì jǐ

1.犹持戟,指军士。 2.军队。 3.引申指建立军队。

29、[撩戟]liáo jǐ

兵器名。类似投枪。

30、[戟结]jǐ jié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属于中国结的一种。戟为古兵器之一,与"级"同音异声,吉祥图案里,常在花瓶中插进三支戟,其旁再配以笙图,则寓意平平安安,连升三级,表示官运亨通、升迁迅速的意思。

31、[虎戟]hǔ jǐ

1.古代虎贲之士所执的戟。 2.泛指警卫之士。

32、[倒戟]dǎo jǐ

1.掉转戟锋向自方攻击。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左传·宣公二年》:“﹝ 灵輒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杨伯峻 注:“倒戟犹言倒戈。”唐 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嗟嗟 邓大夫,士卒终倒戟。” 2.倒授戟柄。《左传·宣公二年》:“狂狡 輅 郑 人,郑 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 狂狡。”

33、[龙戟]lóng jǐ

以龙为饰的戟。

34、[戟盾]jǐ dùn

亦作“戟楯”。戟和盾。

35、[戟手]jǐ shǒu

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以其似戟,故云。常用以形容愤怒或勇武之状。语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 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汉 张衡《西京赋》:“袒裼戟手,奎踽盘桓。”《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晋 李太后 在 建州,卧病,无医药,惟与 晋 主仰天号泣,戟手駡 杜重威、李守贞 曰:‘吾死不置汝!’”清 黄景仁《余忠宣祠》诗:“将军戟手指贼语,死为厉鬼当杀汝!”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摇头晃脑,猛可地戟手向 鲍德新 一指。”

36、[戏戟]xì jǐ

有旗的戟。

37、[戟吏]jǐ lì

古代仪仗队里持戟的官吏。

38、[三戟]sān jǐ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

39、[幢戟]zhuàng jǐ

旌旗和戈戟。泛指仪卫。

40、[断戟]duàn jǐ

折断的戟。语本 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宋 葛长庚《赤壁》诗:“飞乌绕树孤回首,断戟沉沙怒激湍。”元 廼贤《汝水》诗:“寒沙沉断戟,杀气暗残营。”鲁迅《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二》:“雨花臺 边埋断戟,莫愁湖 里餘微波。”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戟的反义词 戟的近义词 戟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戟能组什么词
  • 戟能组什么词语
  • 戟可以组什么词
  • 戟可以组什么词语
  • 戟字可以组什么词
  • 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戟字能组什么词
  • 戟字能组什么词语
  • 戟字开头的成语
  • 戟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