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
拼音:guó
释义:1.周朝国名。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来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一带。2.姓。
组词
南虢 小虢 东虢 西虢 两虢 二虢 禺虢 秦虢 起虢 东虢国 虢季盉 假途灭虢 假道伐虢 假道灭虢 暮虢朝虞 虢国夫人 灭虢取虞拼音
guó笔顺
丿 丶 丶 丿 一 亅 丶 丨 一 ㇇ 丿 一 乚 丿 ㇈同音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基础解释
1.周朝国名。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来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北虢在今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一带。 2.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虎,寽( 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同本义
虢,虎所攫画明文也。——《说文》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为秦所灭
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北虢。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唐代州名 。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猛烈;暴烈
设以虢猛绝伦之将,而遇快枪精炮,不能不殒于飞铅之下。——清· 薛福成《枪炮说》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虢-中華語文大辭典虢虢ㄍㄨㄛˊɡuó1.古國名。西周分封的兩個諸侯國。西虢在今陝西寶雞東,後遷到今河南陝縣東南;東虢在今河南滎陽。2.姓。
虢-辞源3【虢】15画 2131·7 guó ㄍㄨㄛˊ 古伯切,入,陌韻,見。鐸部。㊀虎所攫畫之迹。見 説文。㊁ 周所封諸侯國名。姬姓。1. 西虢(在今 陝西 寶雞市 陳倉區一帶),周文王弟 虢仲(一説 虢叔)封地。周平王東遷,西虢徙於 上陽(在今 河南 三門峽市 湖濱區 李家窑村一帶),稱 南虢,春秋時爲 晉所滅。西虢遷徙時,有仍留原地者,稱 小虢,後爲 秦所滅。2. 東虢(在今 河南 滎陽市),周文王弟 虢叔(一説 虢仲)封地,後爲 鄭所滅。3. 北虢(在今 山西 平陸縣),春秋時 晉假道於 虞以伐 虢,卽此。也作“郭”。參見“郭₂”。㊂姓。虢仲 虢叔之後。見 元和姓纂十 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uó
1、[西虢]xī guó
古国名。周文王 弟 虢仲(一说 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 陕西省 宝鸡县 东。平王 东迁,随徙 上阳(今 河南省 陕县),改称 南虢。公元前655年为 晋 所灭。《左传·隐公元年》“虢叔 死焉”唐 孔颖达 疏:“虢国 有二,而《经》《传》不言东西者,於时 东虢 已灭,故 西虢 不称西。”
2、[禺虢]yú guó
虢读作 guó,是䝞的误写。
3、[三虢]sān guó
古代 虢国 有 东虢、西虢、北虢 之分,先后为 郑、秦、晋 所灭。见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
4、[二虢]èr guó
指 周 宗室 虢仲 、 虢叔 兄弟。《国语·晋语四》:“﹝ 文王 ﹞敬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 韦昭 注:“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虢叔 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昔二 虢 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
5、[南虢]nán guó
周 时诸侯国名。本封于 西虢,在 陕西。
6、[东虢]dōng guó
西周 诸侯国名。
7、[两虢]liǎng guó
周文王 弟 虢仲 虢叔 的合称。
8、[起虢]qǐ guó
1.指我国古代神医扁鹊的故事。 2.泛指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
9、[小虢]xiǎo guó
古国名。一说为 羌 族别种。《史记·秦本纪》:“﹝ 武公 ﹞十一年,初县 杜 郑。灭 小虢。”张守节 正义:“陕州 之 虢 犹谓之 小虢。又云,小虢,羌 之别种。”
10、[秦虢]qín guó
唐明皇 时 秦国夫人 和 虢国夫人 的并称。
11、[虢季盉]guó jì hé
中国古代青铜酒器中的盛酒器。
12、[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13、[暮虢朝虞]mù guó zhāo yú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14、[假道伐虢]jiǎ dào fá guó
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