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
拼音:tǎn
释义:1.平而宽。2.心地平静。3.坦白;坦率。4.指女婿。5.(Tǎn)姓。
组词
坦途 平坦 坦白 坦诚 坦率 坦然 舒坦 坦缓 坦克兵 坦克车 坦克手 直坦坦 屠牛坦 坦荡如砥 坦然自若 襟怀坦白 坦坦荡荡 坦诚相待 坦诚相见 巴基斯坦 东床坦腹 巴勒斯坦拼音
tǎn笔顺
一 丨 ㇀ 丨 𠃍 一 一 一“土”横画短斜,横与提距离适中,竖画正直。“旦”框形上宽下窄,横画均匀,底横要长。
同音字
拼音为tǎ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1.平而宽广:~途。 2.心里安定:~然。 3.直率;没有隐讳:~率。~白。详细解释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坦,安也。——《说文》
道坦坦。——《易·履》
坦坦,平也。——《广雅》
坦气修通。——《管子·板法》。注:“平也。”
又如: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坦夷(土地开阔平坦);坦坦(平宽的样子);坦迤(地势平缓而连绵不断);坦途(平坦的路)
心安,宽舒 。
如:坦笑(泰然自若地笑);坦气(心平气静);坦步(安闲自在地步行)
坦率,显明
君子坦荡荡。——《论语》
又如:坦挚(坦率而真诚);坦怀(开诚相见;胸怀坦荡);坦衷(襟怀坦率);坦易(坦率平易);坦直(坦白直率);坦夷(坦率平易)
平易 。
如:坦遂(平易而畅达);坦朴(平易质朴)
旧称女婿为“坦”。常尊称人之婿曰“令坦” 。
如:坦腹东床(做女婿);坦床(女婿)
姓
敞开
坦腹江亭暖,长呤野望时。——杜甫《江亭》
又如:坦怀(敞开胸怀)
露出;吐露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 老舍《龙须沟》
〈形〉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坦坦-汉语大词典坦坦1.平坦;广阔。
●《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王弼注:“故履道坦坦,无险厄也。”
高亨注:“坦坦,平也……足踏大路坦坦而平,比喻人进入平安之环境。”
●唐刘驾《青门路》诗:“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当思早离岌岌之地,遵坦坦之途。”
●朱自清《北河沿的路灯》:“他们帮着我们了解自然;让我们看出前途坦坦。”
2.普通;平常。
●《管子·枢言》:“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备不为用。”
尹知章注:“坦坦,谓平平,非有超而异者,故不能立功而成用也。”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如是,则虽无尺寸之原料生产地,顾能与拥有多地者竞而倒而毙之,固坦坦不足为怪也。”
3.安定;泰然。
●唐韩愈《曹成王碑》:“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明刘基《送宋仲珩还金华序》:“而先生鬓须黝黑,唇齿朱贝,颜渥丹,步履坦坦不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女嫂呼之,黄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柳杞《好年胜景》:“﹝他﹞坦坦的迈着大步,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子。”
坦坦ㄊㄢˇ ㄊㄢˇtǎn tǎn①寬平的樣子。《易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淮南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遠。」②形容平定而泰然。唐.韓愈〈曹成王碑〉:「出則囚服就辯,入則擁笏垂魚,坦坦施施。」《聊齋志異.卷八.霍女》:「黃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ǎn
1、[坦克]tǎn kè
英语音译词。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具有较强的火力、机动力和装甲防护力,主要用于地面突击。按用途,分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
2、[平坦]píng tǎn
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宽阔~的马路。
3、[坦诚]tǎn chéng
坦率诚恳:心地~。~相见。~的话语。
4、[坦言]tǎn yán
1.坦率地说:他~自己对音乐懂得不多。 2.坦率的话:~相告。
5、[坦然]tǎn rán
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无惧。~自若。神色~。
6、[坦白]tǎn bái
1.心地光明,语言直率:襟怀~。 2.把错误或罪行照实说出来:~从宽,抗拒从严。
7、[坦承]tǎn chéng
坦白地承认: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困惑。
8、[坦率]tǎn shuài
直率:性情~。为人~热情。
9、[坦荡]tǎn dàng
1.宽广平坦:前面是一条~的大路。 2.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胸怀~。
10、[坦途]tǎn tú
平坦的道路(多用于比喻)。
11、[坦露]tǎn lù
吐露;表露:~心迹。真情~。
12、[纳坦]nà tǎn
复姓。
13、[坦坦]tǎn tǎn
1.平坦;广阔。《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王弼 注:“故履道坦坦,无险厄也。”高亨 注:“坦坦,平也……足踏大路坦坦而平,比喻人进入平安之环境。”唐 刘驾《青门路》诗:“青门 有归路,坦坦高槐下。”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当思早离岌岌之地,遵坦坦之途。”朱自清《北河沿的路灯》:“他们帮着我们了解自然;让我们看出前途坦坦。” 2.普通;平常。《管子·枢言》:“坦坦之利不以功,坦坦之备不为用。”尹知章 注:“坦坦,谓平平,非有超而异者,故不能立功而成用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如是,则虽无尺寸之原料生产地,顾能与拥有多地者竞而倒而毙之,固坦坦不足为怪也。” 3.安定;泰然。唐 韩愈《曹成王碑》:“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明 刘基《送宋仲珩还金华序》:“而先生鬢须黝黑,唇齿朱贝,颜渥丹,步履坦坦不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女嫂呼之,黄 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柳杞《好年胜景》:“﹝他﹞坦坦的迈着大步,多年来一直是这样子。”
14、[坦直]tǎn zhí
1.坦白直率。 2.平坦笔直。
15、[坦谩]tǎn màn
犹诞漫。荒诞虚妄。
16、[坦床]tǎn chuáng
指女婿。
17、[坦平]tǎn píng
1.直率而平正。 2.平坦。
18、[坦步]tǎn bù
安然地步行。
19、[坦衷]tǎn zhōng
襟怀坦率。
20、[坦遂]tǎn suì
平易而畅达。
21、[士坦]shì tǎn
英语stamp的译音。邮票。曾通行于 香港 等地的 粤 方言中。
22、[坦气]tǎn qì
心平气静。
23、[开坦]kāi tǎn
开阔平坦。
24、[明坦]míng tǎn
明快坦夷。
25、[坦笑]tǎn xiào
泰然自若地笑。
26、[坦挚]tǎn zhì
坦率而真诚。
27、[坦怀]tǎn huái
1.开诚相见;敞开胸怀。《宋书·张永传》:“时 萧思话 在 彭城,义宣 虑二人不相谐缉,与 思话 书,劝与 永 坦怀。”《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朝廷虑其交恶,命 蔡靖 代 度。靖 至,坦怀待之。”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韩非 在 先秦 诸子中为最后起,他的思想中摄收有各家的成分,无论是作为亲人而坦怀地顺受,或作为敌人而无情地逆击。” 2.谓胸怀坦荡。南朝 齐 王俭《禇渊碑文》:“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28、[坦缓]tǎn huǎn
地势平坦,倾斜度小:~的山坡。
29、[坦迤]tǎn yǐ
1.形容山势平缓而连绵不断。 2.形容文辞平淡无曲折。
30、[履坦]lǚ tǎn
行于坦途。喻处境顺利。语本《易·履》:“履道坦坦。”明 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行藏任命,穷达由天,愿勿过忧,行当履坦。”清 李渔《奈何天·焚券》:“愁来沽酒须防醉,虽履坦,也防危。”
31、[险坦]xiǎn tǎn
险恶与平坦。
32、[顺坦]shùn tǎn
〈方〉如意;不出意外。
33、[坦夷]tǎn yí
坦率平易。
34、[护坦]hù tǎn
一般指闸、坝下游保护河床的底板。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建成。碧野《闪光的浪花》:“这泄水闸下游一公里长的护坦,连一颗芝麻点大的麻面都不允许出现!”《历史知识》1985年第6期:“故闸室上下游布长石为护坦,各有百馀丈,以保护上下游河床免受冲刷。”
35、[令坦]lìng tǎn
指女婿。参见〔东床〕
36、[坦易]tǎn yì
坦率平易。
37、[坦朴]tǎn pǔ
平易质朴。
38、[东坦]dōng tǎn
指女婿。
39、[贵坦]guì tǎn
对女婿的爱称。
40、[伸坦]shēn tǎn
方言。舒服,舒畅。《收获》1981年第4期:“日子也过得快嗳,只要把他们小弟兄几个都苦成人,我们就算苦出头喽!到那时候,再过天把伸坦日子,也不为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