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
拼音
tǎn shu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ǎn的字 拼音为shuài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 拼音为shuai的字基础解释
直率:性情~。为人~热情。详细解释
坦白直率。
《晋书·庾亮传》:“ 亮 在 武昌 ,诸佐吏 殷浩 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 亮 至,诸人将起避之。 亮 徐曰:‘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便据胡牀与 浩 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为士流所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芳华》:“婢极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应答曰:‘何处小郎,强来与人家闺秀语!’” 茹志鹃 《阿舒》:“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一对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济 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谓游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 乾符 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坦率-中華語文大辭典坦率ㄊㄢˇ ㄕㄨㄞˋtǎnshuài坦誠直率。[例]性情~|為人~。
坦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坦率ㄊㄢˇ ㄕㄨㄞˋtǎn shuài坦白坦白、坦直坦直、直爽直爽、率直率直隱瞞隱瞞、隱諱隱諱性情坦白真率,不虛偽造作。《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亮徐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絰騢坐。其坦率行己,多此類也。」《北史.卷八三.文苑傳.李廣傳》:「廣雅有鑒識,度量弘遠,坦率無私,為士流所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ǎn shuài
1、爸爸为人坦率,大家都很信任他。
2、应该逃避谄媚者的花言巧语,而不应该逃避一个朋友的坦率恳切的苦口良言。
3、真情告白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4、王叔叔说话坦率,从来不吞吞吐吐的。
5、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6、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7、真情告白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
8、他性格憨直,说话坦率,从不转弯抹角。
9、坦率无私的工人师傅,不就是我们的良师诤友吗!
10、她发现对方笑得那样坦率、自然,不禁有了信任感。
11、协议达成,两个球员都各得其所。加拉斯立刻坦率而直接的向他的前教头发难。
12、忧虑和烦闷千万不要闷在心里,独自一人悔恨、痛心、钻牛角尖,应该尽量坦率地讲出来。
13、他很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4、他知道为人应当坦率,可考虑到后果,又不得不闪烁其辞。
15、小明为人坦率,朋友特别多。
16、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真诚坦率,有一颗赤子之心。
17、对同志,有什么意见尽管坦率地提出来,不要瞻前顾后,闪烁其辞。
18、人们期望的是坦率的更加注重原则的领导作风。
19、提倡坦率真诚的交流,不拘形式,开展对话。
20、演说者的坦率缓和了愤激的群众的怒气。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ǎn shuài
1、[坦诚]tǎn chéng
坦率诚恳:心地~。~相见。~的话语。
2、[直率]zhí shuài
心地坦白,言语、行动没有顾忌。
3、[爽朗]shuǎng lǎng
1.天气明朗,空气流通,使人感到畅快:深秋的天空异常~。户外比室内~得多。 2.开朗;直爽:~的笑声。这人很~,有说有笑。
4、[直爽]zhí shuǎng
心地坦白,言语、行动没有顾忌:性情~。他是个~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
5、[爽快]shuǎng kuai
1.舒适痛快:洗个澡,身上~多了。谈了这许多话,心里倒~了些。 2.直爽;直截了当:他是个~人。
6、[率直]shuài zhí
直率:说话~。~的态度。
7、[爽直]shuǎng zhí
直爽:性情~。
8、[坦直]tǎn zhí
1.坦白直率。 2.平坦笔直。
9、[坦白]tǎn bái
1.心地光明,语言直率:襟怀~。 2.把错误或罪行照实说出来:~从宽,抗拒从严。
反义词
tǎn shuài
1、[隐讳]yǐn huì
有顾忌而隐瞒不说:我们毫不~自己的观点。讳(huì)。
2、[委婉]wěi wǎn
(言辞、声音等)婉转:~动听。态度诚恳,语气~。也作委宛。
3、[隐瞒]yǐn mán
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错误。大家都知道了,他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