頉
拼音
yí笔顺
丨 一 丨 ㇀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颐”。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頉-中華大字典1、頉讀音:與之切,音移,支韻。釋文:
❶頷也。見《字彙補》。
❷養也。見《宇彙補》。
〔按卽頤字〕。
2、頤讀音:盈之切,音飴,支韻。釋文:
❶蟡篆文。見《說文蟡部》。
〔按說文、锭。疷也〕。
❷養也。《釋名釋形體》:~。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咀以養人也。或曰輔車。言其骨强。所以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曰頷車。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或曰鼸車。鼸鼠之食積于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繫於車。皆取在下載上物也。
❸百年曰期~。見《禮記曲禮》。
〔注〕:~、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❹助聲之辭。《史記陳涉世家》:夥~。涉之爲王沈沈者。
❺~指。謂舉~指麾也。《莊子天地》:手撓顧指。《釋文》:顧作~。
❻~輅。蟲名。《莊子至樂》:~輅生乎食醓。
❼解~。笑也。《漢書匡衡傳》:匡說詩。解人~。
〔注〕:使人笑不能止也。
❽地名。《史記灌嬰傳》:與漢王會~鄕。
〔注〕:苦縣有~鄕。〔當今河南鹿邑縣東〕。
【读音】yí
【繁体】頉
頉yí
⒈古同“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