韎
拼音
mèi笔顺
𠃍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𠃋 丨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mèi的字 拼音为mei的字基础解释
1.染成赤黄色的皮子,用作蔽膝护膝。2.赤黄色。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韎-辞源3【韎】14画 4559·01.mò ㄇㄛˋ 莫撥切,入,末韻,明。月部。㊀茜草。可作染料。也指赤黃色。國語 晉六:“鄢之戰,郤至以韎韋之跗注,三逐 楚平王卒。”注:“三君云:‘一染曰韎。’鄭後司農説以爲:‘韎,茅蒐染也;韎,聲也。’(韋)昭謂:‘茅蒐,今絳草也,急疾呼茅蒐成韎也。’”㊁古東方民族樂名。見“韎師”。2.wà ㄨㄚˋ 集韻勿發切,入,月韻,微。同“韈”。襪子。南史 徐孝嗣傳:“(孝嗣)以登殿不著韎,爲書侍御史 蔡準所奏,罰金二兩。”
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韎韋514ㄇㄟˋmèi動用茜草染皮革。《說文解字.韋部》:「韎,茅蒐染韋也。」名①茜草。可作染料。《玉篇.韋部》:「韎,茅蒐,染草也。」《晉書.卷二五.輿服志》:「韋弁,制似皮弁,頂上尖,韎草染之,色如淺絳。」②古代東夷的樂音。《周禮.春官.鞮鞻氏》:「鞮鞻氏掌四夷之樂。」漢.鄭玄.注:「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形紅色的。《左傳.成公十六年》:「方事之殷也,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晉.杜預.注:「韎,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