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táo

笔顺

𠃍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táo的字 拼音为tao的字

基础解释

“鼗”的异体字。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鞉-中華大字典

1、鞉釋文:鞀或字。見《說文》。
2、觚釋文:紭俗字。見《龍龕手鑑》。
3、褪讀音:奴到切,號韻。釋文:憂也。見《川篇》。
 〔按卽惱譌字〕。
4、䩦釋文:同䩦。見《正字通》。
5、鍤釋文:鞠俗字。見《龍龕手鑑》。
6、偊讀音:音涉,葉韻。釋文:指㧺也。見《篇海類編》。
7、珌釋文:同靾。見《五音篇海》。
8、豊釋文:䩕譌字。見《字彙補》。
9、蹹讀音:音决,屑韻。釋文:缺也。見《字彙補》。
 〔按卽纾譌字〕。
10、媁釋文:同䩸。見《五音篇海》。
11、霝釋文:鞹本字。見《說文》。
12、韑讀音:于鬼切,音偉,尾韻。釋文:光也。見《字彙補》。
13、兠釋文:絗或字。見《集韻》。
14、鵵釋文:锭譌字。見《搜眞玉鏡》。
15、哃釋文:同鞢。見《龍龕手鑑》。
16、朮讀音:音坎,感韻。釋文:反也。見《川篇》。〔康熙字典云。贛譌字〕。
17、䪭讀音:音阮,阮韻。釋文:樂器。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18、枈讀音:音勒,職韻。釋文:打也。見《川篇》。
19、睎釋文:睎本字。廣韻如此作。
20、凬釋文:古風字。見《玉篇》。
 〔按依說文作饺。譌作凮〕。
21、鮓讀音:抽知切,音鴟,支韻。釋文:同魑。見《字彙》。
22、悓讀音:子戈切,音侳,歌韻。釋文:骨~。見《五音集韻》。
23、噼讀音:諸延切,音氈,先韻。旨善切,音嫸,銑韻。釋文:通酏。《禮記內則》:以稻米爲酏。《釋文》:酏讀爲~。
 〔按說文書作餰。段玉裁謂內則本作~字〕。
24、噼讀音:諸延切,音饘,先韻。釋文:同饘。見《玉篇》。
25、餶讀音:古忽切,音骨,月韻。釋文:~飿兒。麪果也。見《武林舊事》。
26、鹶釋文:同饕。見《搜眞玉鏡》。
27、妞讀音:呼泰切,音餀,泰韻。釋文:臭氣。見《字彙補》。
28、魳釋文:同連。龍龕手鑑如此作。
29、槒釋文:同茕。見《搜眞玉鏡》。
30、覦釋文:同䭙。見《篇海類編》。
31、桓釋文:同饜。見《篇海類編》。
32、饻釋文:同井。見《篇海類編》。
33、滶釋文:同餺。見《字彙補》。
34、郑釋文:餬俗字。見《龍龕手鑑》。
35、䭛釋文:噉俗字。見《龍龕手鑑》。
36、戀釋文:同饡。見《篇海類編》。
37、骪釋文:骫譌字。見《正字通》。
38、髓釋文:樽或字。見《集韻》。
39、蕹讀音:胡八切,音黠,黠韻。釋文:齧聲。見《廣韻》。
 〔按集韻作䶤。云、齧骨聲〕。
40、蛈釋文:髦俗字。見《龍龕手鑑》。
41、顯釋文:同䯰。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按影抄遼刻本。~在镸部。不云同䯰〕。
42、䯶釋文:漚譌字。見《字彙補》。
43、佗釋文:髽俗字。見《龍龕手鑑》。
44、愒釋文:同苀。見《篇海類編》。
45、喋讀音:音卜,屋韻。釋文:䰅髥也。見《龍龕手鑑》。〔疑卽镼字〕。
46、邻釋文:同氊。見《五音篇海》。
47、泔釋文:同䰎。見〔餘文〕。
48、猱釋文:猱譌字。見《字彙補》。
49、畆釋文:鬷俗字。見《龍龕手鑑》。
50、譇釋文:頛或字。見《龍龕手鑑》。
51、蹉釋文:鬻古字。見《龍龕手鑑》。
52、瑜釋文:同旅。見〔餘文〕。
53、閧釋文:古鬼字。見《說文》。
54、莡讀音:丑良切,陽韻。釋文:鬼也。見《五音篇海》。
55、椬釋文:同苕。鬼名。《王延壽賦》:撲苕蕘。
 〔注〕:一作~䰫。
56、阎釋文:魑俗字。見《龍龕手鑑》。
57、畞釋文:同䰥。見《龍龕手鑑》。
58、觷釋文:同觷。見《篇海》。
59、灐釋文:魅俗字。見《龍龕手鑑》。
60、錽讀音:音右,宥韻。釋文:鬼名。見《搜眞玉鏡》。
61、䭶釋文:古騏字。見《正字通》。
62、玎釋文:同霛。見《篇海類編》。
63、榼釋文:同䭻。見《字彙》。
64、堠釋文:同馹。見《玉篇》。〔正字通云。從刃無義。當是馹譌〕。
65、焸釋文:馽俗字。見《正字通》。
66、䭽釋文:同羣。見《篇海類編》。
67、鈿釋文:同馿。見《篇海類編》。
68、宪釋文:同䮃。見《龍龕手鑑》。
69、皺釋文:驅俗字。見《龍龕手鑑》。
70、紹釋文:舊藏作驑。見《龍龕手鑑》。
71、䮌釋文:同婱。見《篇海類編》。
72、职釋文:同縊。見《篇海類編》。
73、齙釋文:騁俗字。見《龍龕手鑑》。
74、表釋文:鴇譌字。見《字彙補》。
75、彂釋文:同驊。見《字彙補》。
76、嫞釋文:同嬴。見《篇海類編》。
77、龱釋文:騱俗字。見《龍龕手鑑》。
78、郰釋文:同赝。見《篇海類編》。
79、檞釋文:驩譌字。見《字彙補》。
80、挈釋文:同䮾。見《字彙補》。
81、鞝釋文:驣俗字。見《龍龕手鑑》。
82、菍釋文:同驢。見《搜眞玉鏡》。
83、怆釋文:魚本字。見《說文》。
84、擣讀音:音未詳釋文:人名。弘農王倪~。見《字彙補》。
85、夷讀音:胡郞切,陽韻。釋文:魚名。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按影鈔遼刻本。有魧無~〕。
86、珋釋文:同籲。見《五音篇海》。
87、覧釋文:同魧。見《篇海類編》。
88、戰讀音:音目,屋韻。釋文:魚名。見《篇海類編》。
89、疳釋文:同回。
90、鮛讀音:式竹切,音菽,屋韻。釋文:~鮪。鮪之小者。《爾雅釋器》:鮥、~鮪。
 〔注〕:鮪、鱣屬也。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鮪。
 〔按說文作叔鮪〕。
91、黻釋文:同鮤。見《篇海類編》。
92、瑬釋文:同騷。《龍龕手鑑》:~、隨函云合作騷。魚名。
93、鯍釋文:同䲛。見《篇海類編》。〔康熙字典云。叺譌字〕。
94、秘釋文:叺譌字。見《康熙字典》。
95、鮾釋文:鯘或字。見《集韻》。
96、缕讀音:遏各切,音惡,藥韻。釋文:水蛇。別名。見《字彙補》。〔正字通云一作轀〕。
97、鑱讀音:力脂切,音梨,支韻。釋文:鰻~。又、~鯠。竝魚名。見《篇海類編》。
 〔按卽鯬字〕。
98、聊釋文:同䱬。龍龕手鑑如此作。
99、籡釋文:同鮡。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按影鈔遼刻本。鮡、或字、从恿〕。
100、锿釋文:鮀俗字。見《龍龕手鑑》。

鞉-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 鞉
★【集韻】徒刀切,音匋。【詩·周頌】鞉磐柷圉。【傳】鞉,小鼓也。【釋文】亦作鼗。【集韻】本作鞀。籀作㲈。互詳鞀字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o

1、[鞉鞞]táo pí

泛指小鼓。

2、[鞉音]táo yīn

鞉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

3、[弦鞉]xián táo

1.见“弦鼗”。 2.乐器名。犹今之三弦。

4、[鞉牢]táo láo

鼓名。

5、[鞉耳]táo ěr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6、[鞉鼓]táo gǔ

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鞉鼓之声。

7、[鼓鞉]gǔ táo

摇着有柄小鼓。《后汉书·祭祀志中》“八佾舞《育命》之舞”刘昭 注引 三国 魏 刘劭 王象《皇览》:“唱之以徵,舞之以鼓鞉,此迎夏之乐也。”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鞉的反义词 鞉的近义词 鞉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鞉能组什么词
  • 鞉能组什么词语
  • 鞉可以组什么词
  • 鞉可以组什么词语
  • 鞉字可以组什么词
  • 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鞉字能组什么词
  • 鞉字能组什么词语
  • 鞉字开头的成语
  • 鞉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