鞉鼓
拼音
táo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áo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tao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鞉鼓之声。详细解释
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鞉鼓之声。
《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毛 传:“鞉鼓,乐之所成也。”《诗·商颂·那》:“鞉鼓渊渊。” 孔颖达 疏:“祭时之乐,其鞉鼓之声渊渊而和也。”《隋书·音乐志中》:“设簴设业,鞉鼓填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鞉鼓 -中国文化史辞典古代打擊樂器。鞉,也作鞀。即長柄搖鼓,俗稱撥浪鼓。《周禮·春官·小師》:“小師掌教鼓鞀。”鄭玄注:“鞀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以硬木作框,兩面蒙皮,貫以木柄,鼓筒兩邊懸以小珠球,手搖木柄,珠球碰擊敲面而發聲。古代鞉鼓,大者徑約六寸,柄長二尺餘,多用於祭孔及古樂演奏,漢唐以後也用於宮廷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