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时若
拼音
yǔ yáng shí ru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ǔ的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ruò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ruo的字基础解释
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详细解释
- 【解释】: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 【出自】: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按字解释
雨:雨天。
旸:晴天。
时:适时。
若:助词,无义。
词典解释
雨旸时若-汉语大词典雨旸时若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后用“雨旸时若”谓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摺:“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雨旸时若,年谷遂成。”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所幸入夏以来,雨旸时若。”
雨旸时若
【拼音】:yǔ yáng shí ruò
解释
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出处
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示例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所幸入夏以来,~。”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语本《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引证
元-马致远-第二折-《荐福碑》: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所幸入夏以来,雨砀时若。
宋-蔡戡--《乞平籴札子》:今浙西雨旸时若,高下之田皆有丰登之望。
元-蒲道源--《谢雨祭文》:酾酒割牲,仰祈昭格,尚冀雨旸时若,锡以丰年。
清-曾国藩--《复田镜堂山长》:五月以后,夏雨充足,但冀此后雨旸时若,借秋谷之丰登,补麦收之歉薄。
故事
元-马致远-第二折-《荐福碑》:雨旸时若在仁君,鼎鼐调和有大臣。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所幸入夏以来,雨砀时若。
宋-蔡戡--《乞平籴札子》:今浙西雨旸时若,高下之田皆有丰登之望。
元-蒲道源--《谢雨祭文》:酾酒割牲,仰祈昭格,尚冀雨旸时若,锡以丰年。
清-曾国藩--《复田镜堂山长》:五月以后,夏雨充足,但冀此后雨旸时若,借秋谷之丰登,补麦收之歉薄。